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神十”携人参种子上天 返回将推动中医药发展

2013年06月12日 17:2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一艘艘飞船上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伐越来越稳健。多年来,一直有人心存疑问,尖端科技的发展貌似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发展载人航天对我国的长远发展究竟有什么重大意义?航天技术专家们认为,在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下,科研是主要内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知不觉地享受着这些太空探索带来的“福利”。

  神十携人参种子上天

  东风航天城内的东北一隅,是一片蔬菜种植园区,园内有个奇特的蔬菜种子繁育基地。每次搭乘神舟飞船太空旅行的蔬菜种子,都会有一批在这里进行繁育、试种。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繁育基地里培育的日本南瓜、“顽皮男孩”葫芦瓜等太空品种正在进行第四代甚至第五代的栽培试验,据介绍,这些种子上天走一遭,仅仅只是“太空升级改造”的第一步,经过地面的培育、筛选、鉴定后,合格的太空种子才会进行试种,这一周期一般需要4至6年左右。

  每次神舟飞船上天,都要搭载一些研究对象,神十也不例外。据航天专家介绍,“现在我们国家将中药的研究重点实验室设在澳门,澳门科技大学这方面的水平非常高,设备非常先进,这次我们带了人参种子上天,回来后进行培育,推动澳门和吉林省合作,推动我国新的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副部长张建启表示。和其他的物种一样,由于太空环境对种子的影响很大,从太空下来的人参种子也要进行优中选优。“科研机构将选择一些好的变异再培育,形成我们国家比较优质的人参生产结构。”

  奥运火炬借鉴航天技术

  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越来越多地享受着太空实验的成果。“比如奥运火炬,不怕刮风下雨,也不怕缺氧,这就是借鉴了航天的点火技术。”张建启举例说,这就是在特殊条件下的燃烧技术,空气再稀薄也能点火。同样,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燃气炉,到了高原就会出现燃烧效率下降,但航天技术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张建启看来,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服务中,比如北斗导航卫星、气象卫星等。此外,对材料科学的推动也十分显著,比如神七飞船使用的固态润滑剂、太阳能新技术,都是先在太空做实验。张建启还举例说,在研究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时常常遇到一个问题——对面车辆的强光灯影响到自动驾驶设备怎么办?“这就用到了航天领域的自适应光学这项技术,自动适应强光。”

  据介绍,除了这些直接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航天科技外,航天技术更多的是间接推动了诸多产业发展,包括电子、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工艺等。

  应用成果应长远看待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搞载人航天?这样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焦维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载人航天不同于发射一颗通讯卫星、气象卫星、遥感卫星等见效快,要用长远眼光来看待。

  焦维新说,微重力环境可以做很多学科的科学实验,目前我们在太空开展的试验有三类:一类是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物理科学、生物科学等等。“为什么要到太空做实验?因为在地面做效果不明显,在太空中,航天员使劲往一个气泡里面灌水,但气泡很难破裂,这就是表面张力对地面流体的作用,而这一点在地面上不可能实现。”

  另外,太空环境有助于新产品的开发。“举个例子,感冒后,大家往往都会冲一包感冒颗粒冲剂,在地面上,冲剂很快就会在杯子中沉淀分层,但在太空却不会,这一点对合金、药品、半导体等的生产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再者,一些新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也需要在太空环境中加以验证,因为重力、大气层的影响使很多实验难以在地面进行,“有些新技术由于缺乏验证环境,几十年了仍未得到应用。”

  “我们造飞船是为了建空间站,建空间站是为了开展太空实验,目前我们还没有达到应用阶段。到了应用阶段后,这一效果我们能看得更清楚,一些想法将会在空间站建成后一一实现。”焦维新说。(董柳 温建敏 发自酒泉)

【编辑:贾龙】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