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共话灾后重建 一场两个“龙门”的帐篷对话

2013年05月12日 23: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四川芦山5月12日电 题:共话灾后重建一场两个“龙门”的帐篷对话

  作者 刘彦君 安源 王光东

  从“5·12”到“4·20”,从当年的地震重灾区四川彭州龙门山镇到芦山地震震中的龙门乡,缘于一种共同经历过的苦难和生死与共的关怀,2013年的5月12日,在四川省芦山县龙门乡成都空军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将军指挥大帐里,举行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对话。

  当日,彭州市常务副市长谢芝华亲自带领12名官员来到芦山县龙门乡,他们来自交通、安检、政法等各部门,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曾在一线参与过“5·12”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

  这场特殊的对话缘于一份特殊的情缘。芦山的龙门乡和彭州的龙门山镇同处龙门山脉地震断裂带,四川地区相隔五年发生的两次大地震,这两个“龙门”一个在“龙头”、一个在“龙尾”。而如今在芦山龙门指挥抗震救灾的蔡伟素将军,正是五年前在彭州指挥抢险救人的负责人。正是由于这位将军的穿针引线,才让这两个具有相同命运的“龙门”在他的将军大帐里坐到了一起。

  “芦山抗震救灾已经从紧急救援阶段转到过渡安置阶段,在开展各项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矛盾和争议,你们当时是如何处理的?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传授给我们?”芦山龙门乡乡长陈钢在对话刚开始就连续发问。

  “毫无疑问,把群众放在首位,树立群众信心最重要。”话音刚落,原龙门山镇党委书记、现任彭州市工信局局长刘廷凯就接下问题。

  “我记忆很深刻的一点,当年在分发救灾物资时,像同一个村的老百姓领到不同品牌的萨琪玛和矿泉水这样的小事都会引发争议,这个时候,就需要基层的干部发挥积极协调作用。”刘廷凯说,不能让群众只看到眼前蝇头小利,要引导他们把眼光放长远,树立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让他们看到家园重建后对他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种时候,既是灾难,也是机遇。”

  “不仅如此,对于所有政策的贯彻执行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原龙门山镇镇长、现任彭州市丹景山党镇委书记宁顺先又接过问题补充说道,政策在贯彻之前一定要宣传精细,从镇、乡、村、组必须统一路线,如果出现信息的不对称,各级各执一词,老百姓就会出现理解偏颇,在执行上也会带来阻碍。

  听完刘廷凯和宁顺先的一席经验之谈后,现场芦山县龙门乡的干部们脸上都展露出激动的神色。尽管已是正午时分,炎炎烈日把将军大帐内的温度也提到了最高点,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的继续对话的情绪。

  “我们知道,灾后重建很大的一个项目就是倒塌房屋的重建,对于这项工作又该如何顺利的进行呢。”芦山县龙门乡党委书记杨继康又抛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我有一条好建议,让我来说。”原龙门山镇党委副书记、现任彭州市科协主席陈昌建立刻抢过了问题。

  “以后的房屋无论是统规自建、还是几户联建,在工程队的选择上,镇、乡、村每一级的领导干部都只能是监督工程队的资质和实力,不要去引导或指定。”陈昌建说,一旦工程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容易引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话中,龙门山镇把他们在“5·12”抗震救灾期间取得的经验和得失毫无保留地对龙门乡倾囊相授,记者注意到,芦山县副县长漆家华的笔记本上已经记了满满的7页纸。

  谢芝华说,彭州市接下来会根据龙门乡的需要,派出一批有经验的乡、村、组的骨干进驻龙门乡,面对面、手把手地帮助指导,并给予人力、物力上支持援助。

  当日,在这个帐篷里,龙门山镇与龙门乡共同草签了携手重建合作的意向书。(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