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云南人大代表:昭通地质灾害多 建议给房上保险

2013年01月23日 11:19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云南自然灾害多发,在全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云南占了10%,而其中昭通市就占了云南10%以上。因此,突出加大投入,加快工程性措施进行灾害防治,加强环境保护,才是根本扭转减少灾害的方法。

  应对地震、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省人大代表、昭通市市长刘建华有了最深刻的理解:“应急抢险最快在3小时内迅速展开,过渡性安置见效快,群众满意。而对于有了38年工龄的我而言,彝良‘9·7’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于震后10天就出来了,而且是操作性最好,含金量最好的一份重建方案,这是我38年来看到的最快、最好的一次规划。”

  现状 昭通发现地质灾害点2900多个

  昭通的发展任务繁重,肩负云南“北大门”通道建设、扶贫、产业发展、防灾减灾等重任。刘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防治地质灾害,多年来昭通坚持了人力先行,反复多次进行了调查、排查、巡查和复查,目前,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900多个,可能危及到工农业、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昭通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加上近年来极端多变的气候,以及经济建设等人为活动,灾情呈多发频发态势,昭通将地质灾害防治、减灾任务摆在了重要位置,减灾防灾对昭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587万昭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防灾减灾,掌握底数非常重要,现在,我们举全市之力开展了拉网式排查,特别是掌握了危及城镇、村庄、工业、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尤其把居民放在了首位,去年底,发现新增了地质灾害隐患点达到500多个。”刘建华告诉记者。

  频发 去年发生地震外地质灾害278起

  >昭通市委、市政府把防治地质灾害放在了重要位置。刘建华介绍,最明显的成效体现在群防群治上。目前,昭通市投入了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2818人,其中,重点布置833人监测重点隐患点749个。除人力外,还有财力支持,每一年对隐患监测的财政投入为500万元。最新的数字是,已组织应急演练3390人次,投入了救援人员达3.3万人次,向群众发放防灾减灾宣传册近20万份,明确了预警责任制,向群众发放避险明白卡。

  去年,除了地震外,昭通市发生地质灾害278起,造成23人死亡,紧急转移349人,避免伤亡242人。

  刘建华说,昭通地质条件脆弱,很多村庄处在峡谷大山下面,特别是在雨季,这些地方多处在了隐患点上,在地质灾害避让上,我们的工作是,经过专家鉴定,通过申请国家补助,以及省、市、乡镇各级生活补助,让受灾害威胁的群众转移至安全地方或投亲靠友,雨季过后,再让群众回来。去年,投入了补助经费,安排了受威胁点的349名群众成功避让了灾害威胁。

  多灾 云南灾害昭通占一成

  明确了人力物力的防灾监测以外,每年根据防灾任务,都要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制定实施办法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同步开展工程治理。“对于受灾群众救助,重要的是一份‘管火管用’的应急预案。”根据灾情轻重,来分级启动。彝良“9·7”地震启动了4级应急预案,救援队伍、专家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善后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等任务有条不紊开展。

  刘建华表示,云南自然灾害多发,在全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云南占了云南10%,而其中昭通市就占了云南10%以上。因此,突出加大投入,加快工程性措施进行灾害防治,加强环境保护,才是根本扭转减少灾害的方法。

  扶贫 防灾减灾放在首位

  据悉,应对防治灾害,国家今年将启动防治规划,首批将投入220亿元。在这个资金投入方案中,国家投入100亿元,省级以下投120亿元。

  “希望规划尽快实施,给予刚刚受到滑坡地质灾害后的昭通市镇雄县重点支持。”刘建华表示,今年,昭通发展任务重,是国家对乌蒙山区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防灾减灾的任务也是放在首位,没有安全的环境,以及扶持政策,昭通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是不现实的。灾害防治,昭通做了好几年,投入力度不大,在新的规划实施中,昭通市要走出地质灾害防治的新经验。"

  对于省、州市以下的减灾防灾体系建设,刘建华指出,减灾投入少的另一表现是,县一级专业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奇缺,监测技术落后,专业仪器设备匮乏,需要加快建设一支防灾减灾技术队伍,以及一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现实情况是,目前,指导应急主要有滇东北专家组,专业救援主要有矿山救援队,此外有民兵应急、武警官兵、干部群众,发生灾情时,以全市总动员的办法解决。”

  除了解决投入与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外,刘建华建议,应推行防减灾保险体系。这次镇雄滑坡地质灾害中,房屋等保险险种的缺失,灾害损失补偿为零。今年,将推行关键险种保险,走出政府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路子。

  灾后 民房建设放在第一位

  刘建华向记者介绍了彝良、镇雄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灾后过渡性安置采取包、保责任制,包安置,包重建,在过渡性安置的3个月时间内,每位工作人员挂勾一户,保障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可医、有干净水喝。

  彝良灾后恢复重建,对于一般损坏房屋,确保在春节前搬入新居,3个集中安置点群众,确保春节前搬入新居,在今年6月底前,所有民房完成重建,今年8月底前,所有受灾学校建设完成,确保孩子进入新学校上课,到明年9月,所有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部完成,灾区经济发展超过灾前水平,推进产业培育大跨越,群众依托产业走上致富路。“所有灾后恢复重建,以民房建设放在第一位,”刘建华说,“由我担任恢复重建指挥部指挥长,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就问题进行会商解决,建立恢复重建奖惩机制,对工作不力者启动问责机制。”

  对于镇雄灾后恢复重建,目前,159户300多人被成功转移,进行安置,下一步的任务,原址已不适合居住,要另外选址新建,新房选址要确保安全。对新建村庄,要求是做好村庄规划,房屋要符合高寒山区气候条件,体现温暖,要体现民族特色。在此思路下,下月,召开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加快启动新建任务。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新居建设,其它重建任务在年内完成。

  在上述两个受灾点恢复重建的同时,进一步在全市展开拉网式排查,一旦发现险情立即24小时监测。同时,在春节来临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对受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了解询问群众所想所需,帮助解决问题。在省“两会”召开前,刘建华深入震后灾区看望慰问了受灾群众。(李海玲)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