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谈建设美丽中国:残缺的美丽不是人民追求

2012年11月29日 11:0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不要残缺的美丽(漫笔)

  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是个新概念,人们对它充满憧憬。

  美丽中国是什么样?在十八大报告的特定语境下,美丽中国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方面平衡发展的状态,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残缺的美丽,不符合美丽中国的要求,不是我们的追求。

  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山清水秀是公认的美丽景色,但是如果当地经济落后,群众长期贫穷,这种美丽很难维持长久。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道理。守着绿水青山,却要讨饭吃,群众肯定不会答应。让群众饿着肚子保生态,与以人为本背道而驰,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最终也保不住生态。

  强大富裕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同样不是美丽中国。一些地方通过发展“两高一资”产业富起来,财政有钱了,书记县长和企业老板们觉得挺美,但地下挖空了,空气变差了,河道干涸了,农田污染了,生态退化了,这根本不是老百姓想要的美。有酒喝有肉吃,在一些人眼中也是挺美的小日子,可出门就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这只能说他们不知何者为美。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生产发展,生命缩短”,“手里攥着钱,却生活在垃圾堆上”,“开宝马,喝污水”,这些不协调的现象都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讽刺。

  应该看到,一些贫困地区看起来山清水秀,实际上自然条件恶劣,脱贫致富难度较大,上级部门要想方设法加大扶贫力度,有些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妨考虑生态移民。那些处于大江大河流域上游,为保护生态而牺牲发展机会的地方,理应得到生态受益者的生态补偿。但是,山清水秀并非必然贫穷落后。现实中依靠绿水青山富起来的地方很多,它们的成功经验就是不甘贫穷,靠勤劳和智慧,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也就是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总体而言,人们在经济条件好转之后更加在乎身边的环境质量。富裕起来的地方,自然各有各的门道,如果透支了生态环境,当需认真反思过失,尽快偿还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旧账,主动转变发展方式,争取不欠新账;如果生态环境还过得去,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城镇化、工业化还要持续推进,老百姓的生态环境诉求也会越来越高,谋划新的发展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美丽中国,是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结果,是自然美与发展美的结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武卫政)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