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观察:求解中国民富路径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代表认真听取报告。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 题:求解中国民富路径
中新社记者 魏晞
中国经济数十载砥砺前行,国强,却未真正“民富”。
如今,中共十八大报告以更加清晰的声音告示:高层对寻求“民富”路径,已有共识。
过去35年,中国经济有一个“账本”:改革开放迄今,中国被视为最成功的经济发展案例,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排名只在89位。
过去10年,中国百姓有一个“账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但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却低于“国家速度”,真实的“增收”感受明显偏低。
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分之一个世纪,中国经济崛起令人侧目。但收入差距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呈现扩大趋势。财富分配不均,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之一。各种问题因此积聚,“承诺不可弃”的声音渐起。
在十八大报告中,执政者作出回应。
“公平”,是报告中一个频繁出现的词汇。中共这份最新纲领承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收入”,是另一个与“民富”挂钩的关键。报告中,“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实施细节得以明确。城乡居民收入倍增首次作为“定量指标”,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起写入十八大报告。“国富”与“民富”走上同一个轨道,经济增速的冷硬数值,也将成为标示民众幸福感的柔性尺度。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民生改善、就业扩大、居民增收;幸福感受、福利状况、教育公平;家有恒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要实现包括“民富”在内中国发展中各种具化指标,归根究底,需要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撑。
但是,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增长的标准方程式,需要改变。不想品尝失衡苦果的中国,努力展开转型新篇。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浓墨重彩,在意料之中。
胡锦涛在报告中,把经济体制改革称之为“硬仗”,把转型称之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这场“硬仗”和“抉择”,关系到每个中国普通人在未来十年的收入和幸福感。
从十八大报告中可以看到,中国将在经济转型和创新中,释放出推动“国富民富”的新能量。中国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中国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中国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中国将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未来十年,有着清晰路径和明确指标的“国富民富”道路,值得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