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共十八大:发出改革攻坚令 详绘小康社会蓝图

2012年11月08日 18: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报告。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电 题:中国共产党发出改革攻坚令  详绘小康社会蓝图

  中新社记者 张量

  8日上午,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做政治报告。这个报告是一份中国执政党为兑现施政承诺发出的改革攻坚令,更是一份迄今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小康社会描绘最为详尽的蓝图。

  胡锦涛在报告中用几占八成的篇幅瞩望未来,描绘未来5到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在对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蓝图的细述中,这一宏伟目标更加明确、细化,深化改革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设计轮廓初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已从十六大报告中的“建设”变为十八大报告的“建成”,在这一字之变中,小康社会更为切近。

  回顾30年中国的发展,正是一个中国小康蓝图由远及近的过程。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经济奔小康的目标。十三大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础判断,为小康破题。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开了经济起飞的闸门。十五大进一步扫清发展道路上的认识障碍,确立非公经济地位和依法治国基本方针。

  特别是近10年,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基础上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历程一步步清晰可见。

  在这个漫长的建设小康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长期、唯一的执政党,展现出了稳妥、有序、持续实现重大执政目标的能力。在党的最高领导层新老交替之际,胡锦涛发出改革攻坚的号召,更加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传承优势,保证了中国大政方针的延续性,再次表明中国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稳定因素。

  站在历史的路口,胡锦涛的讲话充满自信和清醒。对于过去10年的成就,胡锦涛仅述要点,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对未来的具体部署。然而,不言而喻,过去10年的巨大成就,正是今天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道路信心的强大基础。互为注脚的是,这10年成就的取得,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坚持“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诚如胡锦涛所说,“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世界聚焦中国,密切关注中国历史性走向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给出了自信而明确的回答——“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在十八大前夕,胡锦涛在7.23重要讲话中就指出了:“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因此,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胡锦涛在大会上向全党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做出政治动员。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的最大政党,已经走过91年的辉煌历程,逐步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接下来,中国共产党将走向百年大党,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将是检验中共立党百年的世纪大考,也将为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政党奇迹写就夺目的一笔。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研判大势——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警言惕厉——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增强使命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寄托重望——在新的征程上,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人们有理由相信,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多奇迹。(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