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多项科学考察取得突破性成果

2012年04月06日 15: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雪龙”号4月6日电(记者 阮煜琳)历时160多天、往返2.8万余海里,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经历了三大洋的惊涛骇浪和浮冰区的艰难航行,克服了南极大陆的低温酷寒和高原缺氧,完成了中山站、昆仑站、长城站和南大洋考察的各项建设考察任务,并在天文学、冰川、南大洋考察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在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上的昆仑站,26名内陆考察队员克服了高原缺氧和低温酷寒,圆满完成了昆仑站深冰芯钻探孔100米导向管的安装,并钻取了顶部120米的冰芯,为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冰川学、气候学研究提供了珍贵样品。同时,这是中国,也是国际上在冰穹A地区的首例深冰芯钻探。

  昆仑站深冰芯钻探孔导向管的安装成功,是深冰芯钻探工程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深冰芯钻探前期准备工作中最关键环节已成功完成。

  ——在昆仑站还完成了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的安装。此望远镜装备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片电荷耦合器件,可在24小时内多次大范围搜索宇宙深空。该望远镜是南极内陆首台可远程遥控、具备指向跟踪和自动调焦功能的天文望远镜。此台南极巡天望远镜的安装、调试成功,标志中国在南极天文科考领域迈上了重要的台阶。

  ——在风高浪急的南极半岛海域,首次进行了中国“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试点,进行了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生态等多学科大洋综合考察。南极半岛海域的考察填补了南大洋断面大、纵、深综合观测的空白,这也是中国首次进行的目标明确、连续性强、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综合性观测。

  ——中国首次在南极海域成功布放和回收了两台海底地震仪,地震仪上记录了两个多月以来南极大陆及其周边海域的地震情况,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进行海底地震观测。

  ——中国首次在南极冰盖完成了机器人长航程自主行走试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试验,该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完成了在南极冰盖30公里的自主行走。

  与此同时,中国首次完成了位于南极冰盖边缘的达尔克冰川区域的低空航空摄影,为该地区正摄影像地形图的绘制提供了基础测绘工作。本次南极考察在南极半岛北缘海域海洋地球物理重点调查区,成功开展了包括海洋重力、磁力和水深测量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这是中国近20年来首次在南极海域进行综合地球物理区域调查。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在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和南大洋共执行了31项科学考察,其中在冰川、天文、大洋等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南极的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中国大国、强国的形象和地位,为中国极地考察“十二五”(2011-2016年)规划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望未来,中国将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获取3000米的深冰芯,以期获取包含100万年古气候记录的冰芯,此举将填补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将使中国的冰川学领域研究进入国际的最前沿。而本次南极考察在昆仑站安装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是南极天文台的前期任务,未来几年,中国还将在“冰盖之巅”上的昆仑站安装另外两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