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位女神俯瞰今日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她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样惊异。“不敢相信!这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吗?怎么一点儿都看不出地震的痕迹!”芝加哥湖岸旅行社总经理贝蒂的美国式感叹,或许代表了人们面对灾后重建奇迹的强烈震撼。
曾被8级地震摧残的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焕然一新,曾被痛苦笼罩的成千上万民众开启了新生活,曾被灾难重创的社会迈入了新的发展轨道,短短3年时间,灾区就向世界交出了难以置信的答卷。“汶川奇迹”之下,人们强烈追问,社会主义中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各方的思考中,纷纷把制度因素作为重建奇迹的关键原因,制度优势造就“汶川奇迹”,正在成为共识。《时代》周刊也认为“强大的中央政府、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较发达地区对灾区的援建”是中国灾后重建的优势所在。纵观3年来的风雨历程,这种制度优势有两个方面让人尤其印象深刻。
其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凝聚力。举全国之力,救灾区之急;聚全国之能,建灾区一域,体现了党和国家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战略思维。不论是第一时间发布全国总动员令,还是第一时间从各大军区调集十万大军;不论是震后14天决策建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还是震后37天出台“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方案,中国政府始终运用全国一盘棋的体制优势,动员全国力量,汇集全国资源,在与灾难的竞跑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高效。
这种凝聚力,也来自精神层面。个体善行和社会动员结合起来,把每一个公民的爱心汇成慈善井喷的大爱潮流。对口支援和自力更生交相辉映,援建省市和灾区合力迸发出一日千里的冲天干劲。所有的积极性,在强大动员力和高效组织力之下激发出来,融汇成再造山河、重塑心灵的伟大力量。巨灾面前,中国无美国之富,无日本经验之多,但从物质到精神的凝聚力、动员力之强,却是无与伦比的。
其二是自我完善解难事的创新力。巨大灾难对灾区人民来说史无前例,重建过程中更是世界级难题层出不穷,固然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但更需要因地制宜想办法,不拘一格找出路,在创新中闯出一片新天地来。
如果说对口支援机制是国家层面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那么在灾区大地上,各个领域、层面无不涌动着创新的智慧与活力。利用市场手段筹集重建资金,发展基层民主改善基层治理,通过社会管理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开制度保证阳光重建……创新,不断赋予灾区重建攻坚克难的力量,检验了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也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化危为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创新带来跨越,重铸了灾区的发展之魂,也对中国各地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新鲜经验。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撬动汶川地震灾区宏大重建进程的“阿基米德支点”,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在这一支点上重新崛起的灾区,像一部无言的教科书,告诉人们:虽然人类还不能阻止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优越的社会制度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可能帮助群众重建家园。(詹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