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走访汶川地震重灾区甘肃文县:见证新家园里新时尚

2011年02月09日 0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文县2月9日电(刘启舒)欢度兔年新春佳节,踏着喜庆的鞭炮声和锣鼓声,记者走进“5·12”汶川地震重灾区——甘肃文县农村,只见一个个灾后重建新村美观漂亮,一座座新建的农房洒满阳光,一张张笑脸似春花绽放,一阵阵欢声笑语随处飘荡……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古老山乡千年的陈规陋习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农民的新生活、新时尚。

  新房摆上新家具 大沙发取代长条凳

  灾难,制造毁灭;灾难,也带来重生。文县地震灾区经过重建已完成“华丽转身”,大山深处的美丽蝶变令人欣喜。全县农村2万多户维修户房屋修缮一新,3万多户重建户的新家园拔地而起。遍布乡村的一座座漂亮新居,既有新颖气派的小洋楼,也有宽敞明亮的青堂瓦舍。无论走进谁家新居,都会惊喜地发现,室内摆设和城里人相比毫不逊色,有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新式家具、时兴家电,一应俱全。

  过去,文县农家室内摆设土里土气,满屋都是古董式的家具:八仙桌(老式四方桌)、太师椅(靠背椅)、长条凳、草墩子……如今,随着农民新房拔地而起,这些老式家具也随之销声匿迹,被淘汰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时尚的新式家具。如今,许多农户的新房里都摆放着大沙发、茶几、写字台、电视柜、壁柜、大衣柜等新式家具,无不显示着现代气息,追赶着时代潮流。

  文县中庙乡肖家坝村农民高永平,震后在村里率先建起了高大气派的砖混结构“小洋楼”,还拿出1多元购买了一套新式家具,大沙发、茶几、壁柜、电视柜、高档床一应具全。他风趣地说:“好马要配雕花鞍,新房要摆新家具。”

  “老虎灶”下岗 “清洁能源”接班

  “女人做饭满屋烟,烟熏火燎泪满面”、“男人砍柴起得早,山高路远好辛劳”。这些流传在文县的凄婉民谣,倾诉着当地农村妇女做饭窘境和男子进山林砍柴的艰辛。在文县农村,过去农民用土灶做饭,做一顿饭要烧不少柴。山乡群众把这种费柴的土灶,形象地称为“老虎灶”。一户农民,一年要烧柴2000公斤左右,仅上山砍柴背柴就要花费30多个工日,不仅费工费时,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植被。

  灾后重建过中,文县把重建家园和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提倡低碳生活,大搞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如今,全县有1万多户农民建起“一池三改”沼气池,烧水、做饭用上沼气,还有不少农户烧水、做饭用上了液化气、电、煤、太阳能等新能源。据悉,全县有2万户左右农户用上了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不但庭院干净卫生,节省了购买燃料的费用,而且带动了农户养牛、养猪等家畜的积极性,促进了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发展。

  火塘成为历史 电炉煤炉取暖

  也许谁也说不清,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古老火塘,曾伴随文县农家人走过多少岁月。古老火塘,过去在文县农村随处可见,农民取暖、烧水和做饭全靠它。火塘里的火,四季不灭,天长日久屋子被熏得漆黑。黑房子、苦日子,就是文县一些山乡农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今,文县山乡农民建起漂亮的新房,无论“小洋楼”、瓦房,都一样亮亮堂堂:雪白的墙壁挂着时尚的装饰品,地上铺着洁净的地板砖,屋里摆放着各样崭新的新式家具……谁还舍得用火塘柴火熏?沿袭千年的火塘,再无容身之地,理所当然地悄然消失。电炉、电暖器或煤炉等取暖设备,纷纷落户山乡农家,成了山乡农民取暖的“新宠”。有的富裕农民家庭,客厅和卧室里还安上了空调。

  文县桥头乡张家堡村,坐落在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上,高寨阴湿。五口之家的村民张富,过去冬天靠火塘取暖,一个冬要烧千余公斤柴,背柴需花费20个工日。灾后重建中,他投资13万多元,建起一座面积15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楼房,如今冬天用电暖器和煤炉取暖,一个冬天电费和买煤仅花费300多元,既省钱又干净卫生。

  “茅坑”不见踪影 卫生间沐浴时尚

  一个土坑,上面搭两块木板,或者几根木棒。这就是过去文县农村农家的简陋厕所,当地人俗称“茅坑”,家家都靠这样的茅坑“方便”。灾后重建中,文县一些农村随着新房的竣工,昔日随处可见的茅坑销声匿迹,被卫生间取而代之,农民用上了可冲式便池。有的家庭卫生间里,除可冲式便池外,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或电热水器。山乡农民和城里人一样洗浴,想啥时洗就啥时洗,十分方便。

  土炕留下记忆席 “席梦思”温暖梦乡

  古老的土炕,曾是文县一些山乡农民的“人生伴侣”,土炕上生,土炕上走,土炕上走完人生岁月。一个土坑,竟占去卧室“半壁江山”,坑眼在室内,烟囱通到室外。一到晚上,家家烧坑,村里烟尘四起,乌烟瘴气。祖祖辈辈农家人靠土炕驱走冬夜的寒冷,世世代代却无法改变山乡的贫穷落后。

  今天的山村,再也不唱昨日古老的歌谣。如今,文县农民的新家里,古老的土炕“退休”了,时尚的席梦思床“顶班”了。一到冬天,农家的席梦思床上,还铺上电热毯取暖。尖山乡年过9旬的老人李二秀娃,过去睡硬邦邦的土炕,如今睡绵软的席梦思床,冬天用上电热毯。老人高兴地说:“都是托共产党的福啊,我越活越有福气!”

  建起新家园,倡导新生活。文县农民建起了新家园,还在房前屋后和街道两旁植树绿化,大搞村庄的美化绿化。有的灾后重建新村,还在街道上安装了路灯。有的村还建立了文明公约,引导村民做到“居室清洁卫生、环境整洁优美、个人言行文明”,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习惯。(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