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甘肃舟曲县因强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入夏以来,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侵袭我国27个省份,受灾人数达1.1亿人;
今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造成22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千亿元……
地震、洪水、泥石流,一个个接踵而至的巨灾大难正昭示着一个沉重的命题:我国正进入自然灾害的多发期。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正日趋严峻复杂。
大灾给人们造成的伤痛是残酷深刻的,它留给后人的思考也是长久深远的。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大自然的峰回路转,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律动。天地悠悠横亘万代,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将是一场承载千古,绵延无限的持久战。
每一次大灾都像是对人类的一次大考,既考验着我们临机处置、救援疗伤的速度,更考验着我们未雨绸缪、痛定思痛,如何将灾害的损失减至最小的认知与能力。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坚强柱石,军队在应对重大灾害面前,如何动若风发,锤炼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考近年来自然灾害救援以及灾后重建的得失,从战略高度上增强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政府和军队灾害救助水平,让大灾成为大治的拐点,才是对逝者最好的追忆,才是对生者最大的抚慰。
健全防范自然灾害预案体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对突发事件,关键就是一个“预”字。现今,我们急需建立巨灾应急预案体系,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际出发,科学统筹,周密部署,分别在国家、省、市、县、乡、村和企事业单位各层面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自然灾害等级、响应机制、部门职责和保障措施,积极开展减灾救灾演练,确保一旦灾情发生能积极、科学、理性、主动抗击自然灾害,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
提高部队专业救援能力和专业救援装备建设。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大灾大难面前,子弟兵一往无前,哪里危险冲向哪里,哪里需要奔向哪里,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时代壮歌。但细心的人也发现,尽管解放军走到哪里,就把希望带到哪里,但广大救援官兵由于缺乏专业救援设备和救援专业训练,很多官兵在天塌地陷的自然灾害面前,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实施最原始的救援,“手刨肩扛”的传统救援模式在大灾大难面前往往力难从心。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共出动解放军、武警部队兵力14万余人,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和特警2.8万余人,民兵预备役人员7.5万余人,而国内外地震专业救援队仅有5257人。专业救援队伍仅占总救援队伍的2%。与艰巨的救援任务相比,专业救援队伍显然远远不够。因此整合国家、军队、地方各种应急救援资源,加强我军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装备建设,针对不同类别的自然灾害,强化装备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势在必行。
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从国家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来反思,我国目前的救灾物资储备与灾害保障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汶川地震救援中,当时四川整个灾区帐篷缺口在80万顶以上,民政部的储备能力却与此有较大缺口,形势十万火急。玉树地震发生后,医疗设施和人员不足的问题,就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短缺的体现。这两次地震使救灾物资储备危机凸现为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目前,除了数量不足,中央救灾物资储备代储点少、容量小、分布也不均衡。我国主要代储点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西部储备严重不足。因此,以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为中心,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衔接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有重点地建造一批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和重要物资仓储中心,形成与抗击自然灾害相适应的储备布局。同时,科学测算,在储备帐篷、棉衣、棉被、雨具及照明器材等物资的同时,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综合利用实物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等手段,建立与厂商的应急供应关系,做到实物储备与协议储备相结合,及时补充更新。
重视救灾信息平台设施建设。灾情信息是救灾工作的基础,由于通讯中断,灾区信息不畅往往导致灾区很多需求得不到及时传递,灾区急需的物资得不到相应调配,外界大量捐助的物资又因需求过剩而堆积浪费。因此,建立高效畅通的救灾信息平台十分必要,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构建网络信息平台,这样的难题就能有效解决,这也是近期几次大灾救援获得的宝贵经验。(商建程)
相关新闻: |
专题: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