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中国灾害预防体系不足:信息不畅是软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家详解中国灾害预防体系不足:信息不畅是软肋

2010年08月04日 07:2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近期,我国各地洪涝、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灾害预警更加重要,防灾减灾工作也具有关键作用。目前,我国的灾害预警处于什么水平,存在哪些问题,提高灾害预警能力的关键在哪些方面。本报记者对话防灾减灾专家,详解灾害预警的软肋与盲区,点明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未来着力点。

  “我国灾害预警布局能力还存在一定欠缺”

  记者:作为灾害预警方面的专家,您觉得我国的灾害预警处于怎样的水平?

  史培军:灾害预警系统包括三个部分,预测、预报和预防,是测、报、防的一体化。预测是科学基础,预报是业务系统,预防是行动的能力,三者层层递进。

  在我国,预测主要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之后交给业务部门来利用;业务部门利用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他们提供预报服务的准确度。而预防,则是防灾减灾能力的综合体现。

  经过几十年建设,我国的预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以行业划分,气象、水文等预报体系相对较完整;而预防的体制、机制并没有特别清楚的界定,也就是说,中央和地方之间、城乡之间、流域和中小河流的上中下游之间的责任还不清楚,这就是预防体系中的“三个不清楚”。

  记者:贵州关岭山体滑坡、广西岑溪和容县接壤地泥石流暴发,在灾难发生前都存在“被忽视的前兆”,您怎样看“有预兆无预警”的防灾情况?

  史培军:这说明我国在灾害预警布局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具体说,就是监测密度不够、覆盖面不全、预警服务难跟上。

  在我国,每个行政县都有由中央气象台直管的气象观测站;水文监测是根据大江大河流域,布局了一部分的水文站;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也有一些崩塌、滑坡的监测站网。

  这样,以县为基本单位的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形成,但是县城以下基本没有监测站网,除了大江大河的沿江地点外,小江小河基本没有水文、气象的监测站网。广大城乡也没有实现一体化水平的测报网络。

  专业部门在面、线、点的监测密度不够,测报网络无法实现全覆盖,测到的数据不够、自然也就测不准、报不准。

  此外,监测到的信息又存在着无法及时通知受灾人的问题,导致预警服务跟不上。

  记者:如果做个对比,发达国家在灾害预警方面的情况如何?

  史培军:首先,在美国、日本、德国这些发达国家,和气象灾害类有关的测报网络的密度要比我国大很多。

  在这些国家,城乡一体化测报网络在上世纪60年代就基本形成,到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测报体系:一是像我们这样的水文、气象站,二是以雷达构成的密集监测站网,并有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国土资源卫星的监测,还有一套相当发达的空间定位系统监测和航空监测。

  “信息共享的制度还没有形成”

  记者:您认为目前我国灾害预警机制的“软肋”是什么?

  史培军:信息的共享,是防灾、减灾预警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之一。我觉得,现在预警系统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信息共享的制度还没有形成,信息不畅通,或者说信息保障能力非常低。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各部门间的信息有序交流跟不上,部门间存在共享障碍,甚至还封闭信息。

  信息不合作是很典型的问题,部门间各自为政就不能形成国家能力,都是部门能力,不能形成1+1大于2的合力。

  记者:您怎么评价与此相关的灾情预警会商机制?

  史培军:会商包括两种,一种是对于预报的会商,另一种是应对的会商。以洪水灾害为例,它涉及农业、水利、建筑、交通等各个部门,所以灾情的预警会商是必要的,而且我国也是做得比较好的。

  任何一个灾害,都会形成一个灾害链,巨灾的发生更是如此。灾害链,是指一个主要的灾害发生后,会接连引发其他一些次生灾害的链条关系。比如,汶川地震伴随着崩塌、滑坡,紧接着头两周又有三场大雨,然后泥石流灾害发生,有的地方又出现了堰塞湖。

  所以,一场灾害涉及各个方面,各部门间的协调和联动就显得至关重要。大灾时可以设立联合指挥部,但平时各部门如何合作,这些都需要制度上的进一步完善。如果把协调机制比喻成路网的话,我们在横向上的协调往往是不通的,制度设计是跟不上的。

  “设防也是硬道理”

  记者:具体来看,目前我国防灾减灾的盲区在哪里?

  史培军:我认为,防灾减灾,最大的盲区在于那些既地处高风险带又相对贫困的地区。对于基本没有设防的农村,以及设防水平较低的城镇,设防能力、监测测报能力和应急储备能力的缺乏,是三个突出问题。

  我们习惯于把经费投到灾中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很少投入到灾前的防范,这在广大基层尤为突出。

  其实,从灾后恢复重建向灾前的防范能力提高上倾斜,是个很基本的道理。

  “设防也是硬道理”,要用现在的钱来买未来的安全,形成一个“小灾没害、大灾小害”的良性防灾减灾模式和机制。我曾做过估算,如果防灾减灾投入能提高到当年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1个百分点,再过5到10年,中国的安全设防水平将提高一个量级。

  “社区减灾是减灾的根本力量”

  记者:对于提高灾害预警能力,您认为未来的着力点在哪里?

  史培军:通过多次抗灾救灾实践,我国形成了巨灾时“举国应对”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巨灾风险防范的中国范式”是有效的,并且对全世界都有借鉴价值。

  但是,与此相对,自下而上的以社区、地方为主体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和法制还不健全。

  从整体上看,就是要建立以地方为主体的防灾减灾体系,夯实地方的防灾能力。我认为,社区减灾是减灾的根本力量,也是提高社会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

  此外,目前还是缺乏各种等级灾害分级管理的意识,统筹到中央管理是不够的,需要有效分解到各级。

  发达国家的防灾减灾采取分级管理,小灾靠社区,中灾靠地方政府、大灾靠中央政府,巨灾靠国际社会,就将防灾救灾工作有效分流了,也使灾害风险合理转移。本报记者 张 垚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