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当前干部管理体制利于救灾不利于防洪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家指当前干部管理体制利于救灾不利于防洪

2010年07月27日 11:0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长江洪峰过三峡大坝。骆昌威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专家称如果没有三峡大坝,长江的防洪压力高于1998年,今年是考验三峡大坝的最好时机

  建成后的三峡大坝,在这个夏天再次引发关注。重庆、四川等地遭遇洪水围城,长江、江汉中下游持续较高水位,武汉再次面临防汛压力,湖北7万人上堤查险。这一切都让堪称世界防洪效益最显著的三峡大坝面临尴尬境地。

  7月23日晚,温家宝总理在武汉对防汛抗洪工作提出要求:要搞好三峡、丹江口水库等重要防洪工程的科学调度。坚持蓄泄兼筹、江湖两利、上下游协调、左右岸兼顾、干支流配合,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和下游水位变化,科学安排下泄流量。

  如何看待三峡大坝在防洪方面的作用?“三峡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吴道喜对记者说,有了三峡,不是万事大吉,高枕无忧。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7月21日下午,在汉口龙王庙上演了这样真实一幕。由于长江、汉江两江水位上涨,部分堤段已被水淹没。这并没有影响到武汉市民的心情。他们趟着将近一尺深的水,观赏着远处丰泽的江面,聊天留影。

  虽然龙王庙是长江汉江的交汇之处,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是长江著名的险段之一。但“有三峡大坝,我们一点也不担心。”的士司机张先生一句话道出市民们在大堤上气定神闲的原因。有了三峡,武汉市民犹如吃了定心丸。

  然而,三峡却显得力不从心。在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吴道喜的办公室,他在长江水文图上画出几块区域,一遍又一遍地向记者解释,“三峡的防洪作用,主要对荆江、城陵矶,对武汉来说,就是加强了调度的灵活性。三峡工程必保的地方是整个大武汉。”

  为何有了大坝还发洪水?

  下雨太多,江河湖泊高水位运行

  分析起今年洪水的原因,武汉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院长谈广鸣分析原因有三:首先,气候异常,强降雨多;另外,中小河流防洪减灾的标准偏低。最后,中国的人太多,连长江、黄河的河床上都住了310万人。

  如果不是三峡大坝的作用,今年的防洪压力高于1998年。今年压力比较大,下雨太多了,江河湖泊出于高水位运行,如果再来一些雨的话,就麻烦了。三峡工程起到了相当大的解压作用。

  “如果今年三峡水库不拦蓄水的话,今年下游一直到南京全部都告紧张。三峡水库把峰值降低了,慢慢细水长流,改变了水的时空分布。”

  当然,吴道喜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今年是考验三峡的最好时机,但不要以为三峡是万能的,三峡承受的任务太重,如果雨一直下,三峡就帮不上什么忙了。因为三峡只能控制上游100万平方公里面积和下游80万平方公里面积。在这个区域内,有干流也有支流,所以不能说三峡能控制到某一个具体的地点。

  为何长江没事支流出问题?

  “低于标准不用防 高于标准防不胜防”

  相比起1998年的洪水,今年出问题的都是支流和中小河流,长江主干上没什么问题,吴道喜分析。

  不可回避的是,“今年气候异常”,武汉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院长谈广鸣说,有些地方“一天下雨300毫米,这不是人能防的,这种暴雨在任何地方都防不胜防。”

  除了这种防不胜防的情况,从资金投入角度来考量,这和地方重要性和财政收入水平有关系。“防涝防洪都是有标准的,低于防洪标准不用防,超过标准防不胜防。有些地方发达一点,钱多一点,设计标准高一点,有些地方不太重要,钱少一点,设计标准就低一点。如果标准设计高了,就会浪费。比如说一个工程设计标准为‘万年一遇’,那么9999年都用不上,以前的投资就浪费掉了。一次性投资增加了,维护成本就增加了。”与其设计为万年一遇,还不如设计为五年一遇,这样投资、维护成本都降低了。”

  至于标准如何设计,都是经过仔细论证的。比如现在武汉的防洪标准是百年一遇的,这些都是论证过的。而武穴、黄梅设计为30年一遇就差不多够用了。

  为何防洪不如救灾积极?

  “干部管理体制,利于救灾,不利于防灾”

  “中小河流的标准太低,维护不够,现在有条件的要维护、加固。在有需要的地方,防洪标准适当提高一些,主要是进行加固。”今年出问题的支流和中小河流,基本上都是因为水利设施“没达标”,或者标准设计太低。

  “在特定情况下,淹是应该的,因为淹的损失远远小于投入的损失。这是一个权衡。”在经过详细的论证后,设计标准由国家审批通过。

  谈广鸣说,这不单纯是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原因。“支流和中小河流投入少,这和我国的干部考核体系有关系。我们国家的干部管理体制,更利于救灾,不利于防灾。”

  “我要把钱投入到防洪系统,钱花了,看不到,平时看不到也用不着,还会被舆论批评为浪费。还不如去建几栋大楼,看得见摸得着,实现经济效益也快。”从这个角度看,这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2008年下半年,长江上游来了一个三万多的小洪峰,被三峡蓄积起来,最后被国务院叫停,三峡才向下游放水。今年年初,西南大旱,所有人都要求三峡放水,以补给下游居民生活用水,但三峡最终的放水量并未让人满意,这些一直是三峡备受诟病的原因。

  “现在三峡的处境也很尴尬:它的防洪受制于政府调度。对三峡发电来说,水位高一点好,但出于防汛需要,水位不能太高;它的蓄水受制于上游。现在上有一些水电站,有些是三峡集团的,有些不是,这些水电站在上游拦水,三峡蓄水量自然下降;此外,航运部门还要对它提出各种要求,枯水季节要给下游放水,以保证航运。”

  当然,三峡防洪是第一位。“三峡用发电的收益来建大坝,用经济收入来补偿社会效益。如果三峡不能发电的话,是建不起来的。”建三峡时国家并没有投入太多钱,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建设基金、发行债权,然后用发电的收入来换取。

  谈广鸣说三峡集团现在也很苦恼:发电效益根本没法保证,而它之前的债券、贷款还要清还。

  为何泥沙淤积不明显?

  “泥沙现在根本不是问题”

  作为泥沙问题研究专家,谈广鸣说,之前很多人谈到三峡水库的淤积问题。之前也有专家以泥沙问题为由来反对建三峡工程。事实上,三峡水库是在改进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基础上建的。现在三峡来沙的情况远远低于以前的设想,还不到预想的一半。三峡上游来沙越来越少,一方面,水土保持起到了作用,另外,上游很多地方建电站拦水也拦住了泥沙。“以前就觉得泥沙问题可以解决,现在看起来根本就不是问题。”

  从现在研究的情况看,流入三峡的泥沙量没有增加。平时上游来水可以把淤积泥沙冲走,100年后,三峡的库容也只减少10%。

  “泥沙淤积是不是问题?现在我们也在研究,把三峡打开让它放一些沙下去,下游很多地方冲刷太深了,专家们都在建议。”

  现在担心的倒是下游冲刷问题。当然,这个对国家的总体防洪能力没有影响,但对有些地方崩岸、蓄水口、局部有影响。

  如何统筹发电和防洪?

  正研究形成调度的长效机制

  “三峡工程对水质的影响也很微弱,不会出现很大问题,只是稍稍改变了一下水的时空分布。正是因为改变了水的过程,形成了新的河流环境,下游的生物需要再重新适应。”谈广鸣告诉记者。

  “三峡作为河道性水库,对环境影响不大,它和浙江兴安江水库不同,兴安江水库是湖泊性水利,对局部地区的环境影响比较大。”谈广鸣并不认为三峡水库对环境造成影响。

  在国家防洪体系建设的思考中,谈广鸣说,“现在大江大河上都修了很多水库。黄河水库库容已经超过了水的流量,长江只容纳了2%,而黄河是110%。”

  他说,今年枯水季节,澳门、珠海取水不足,广东西江龙山水电站牺牲了发电效益,进行了放水。现在很多水电站为了居民用水而牺牲了发电效益。现在是单向调度,有情况就反映。现在在研究能否形成调度的长效机制。

  “现在社会上对三峡有很多说法,很多专家都集中在某一个领域。比如说,有研究鱼类专家说,三峡修建后,鱼就不能到上游,我说宁要人权,不要鱼权。现在是十几亿人的生存问题。”

  三峡的世界之最:

  1.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2.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   

  3.三峡大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4.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10.25万立方米/秒,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5.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总水头113米的船闸,是世界上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6.三峡工程水库动态移民最终可达113万,是世界上水库移民最多、工作也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 文、图/本报记者 杜安娜(署名除外)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