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旋巴以冲突 外长联合代表团首站为何选中国?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1日 19: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11月20日,一个由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和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组成的联合代表团抵达北京,开始国际斡旋之旅,以推动结束加沙地带的冲突。

  【解说】据悉,外长联合代表团成员包括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约旦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法迪、埃及外长舒克里、印度尼西亚外长蕾特诺、巴勒斯坦外长马立基、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塔哈等。

  【解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20日在同外长联合代表团会谈时,就应对当前加沙危局、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提出中方主张,内容包括“立即停止战火”“尽快开辟人道主义走廊”等。

  【解说】专家表示,中方主张是当前国际社会正义的呼声,体现出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支持。

  【同期】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 邹志强

  我觉得有两点还是值得关注,一个就是讲到停火问题。停火当前不仅是国际社会正义的呼声,也是对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大相关决议的要求,具有国际法上的约束力,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对巴勒斯坦人权利的强调,对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声音的重视,体现了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支持。

  【解说】事实上,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一直全力劝和促谈,以具体行动推动局势降温。比如中国政府派出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前往埃及、卡塔尔、阿联酋、沙特、土耳其等多国斡旋;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11月轮值主席国推动出台本轮巴以冲突以来首份安理会决议等等。

  【同期】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 邹志强

  中国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开展了长时间、大范围的穿梭外交,包括翟隽特使和王毅外长开展了广泛的斡旋外交活动,应该说力度和范围前所未有,积极推动冲突降温、停火与持久解决的态度十分明确、愿望也十分真切,获得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高度认可。

  【解说】邹志强表示,此次外长联合代表团将中国作为国际斡旋的第一站,也体现出对于中国的信任。

  【同期】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 邹志强

  将中国作为(国际斡旋的)第一站,体现出对中国的信任,对中国所持的公正立场的高度认可。因为在世界大国中,只有中国秉持真正公正的立场,没有私心,并能够持续与各方进行接触和斡旋。

  【解说】邹志强指出,随着巴以冲突的持久化和人道主义伤亡的持续扩大,国际社会对于冲突降温停火的愿望日益强烈。外长联合代表团开展联合斡旋,也反映了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普遍呼声。

  【同期】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 邹志强

  这次联合代表团访华,以及取得的共识和成果,对于以色列我觉得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促进各方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斡旋调停巴以冲突中来,推动国际社会形成更大的共识。

  记者 刘超 郭超凯 谢雁冰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