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一年以前,人们还习惯在关于中国未来的各种美好预测前面,小心翼翼地加上“假如”两个字。金融危机一年后,这些“假如”显得更加贴合实际了。
类似马丁·雅克的“当中国统治世界时”的“当”字句,成为提到中国发展时最热门的句式。这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在他的新著《当中国统治世界时:中国的崛起与西方世界的终结》中,用“冰冷无情的衡量方式”作出判断: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超过美国和印度,而且,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和军事强国。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公布的报告中,对未来世界新秩序进行了展望:到2025年,世界将跟美国霸权说再见,而中国将成为这一变化的最大受益者。
投资银行高盛公司预测,到2027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就在金融危机之前,这个日期是2050年。
一年之内,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世界看待中国的眼光已经大有不同。
日本《每日新闻》记者笠原敏彦注意到,他与中国外交官接触时,发现他们的言行突然变得非常外向。一位外交官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这一年我们在对外宣传方面更加积极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越来越高,我们也更加自信了。”
中国的对外战略原则和行为方式是否真的如笠原敏彦转述的那样,在一年内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呢?在变化了的世界面前,中国在未来将又会奉行什么样的对外战略呢?《环球》杂志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一系列国内知名专家,请他们前瞻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十大看点。
前瞻一:韬光养晦,更有作为
两年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今年初,从GDP总量来看,中国成为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金融危机更进一步地影响了经济强国之间的力量对比,难怪有国外媒体惊呼,“金融危机将中国赶超美国的那一天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而这一天已经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在这种局势下,从2005年起学界关于是否在新的世纪里中国还要坚持“韬光养晦”的讨论再次被燃起。19年前,在苏联和东欧发生剧变和解体、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中国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外交的这一基本战略已经失去了它的经济基础。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指出,“韬光养晦”强调不要将自己的实力暴露在外,而金融危机已经使中国全面暴露在世界面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让世界无法认为中国实力较弱,“韬光养晦”政策已经没有实施的基础。
而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在财政领域的表现,似乎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阎学通的观点。3月,温家宝总理提醒美国关心自己的债务状况,“重申要求美国保持信用,信守承诺,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接着中国又提出替换作为全球主导货币的美元,并在4月伦敦二十国集团峰会上要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获得更多影响力。瑞士《新苏黎士报》在评论中国这一连串的表现后指出,“北京在财政政策事务上明确抛弃了邓小平的克制口号”。
“‘韬光养晦’这个政策不落后,也不过时,它是一个非常正确也非常行之有效的政策,这个战略没有改变,我们也不准备有所改变。”中国外交学会秘书长黄星原对《新苏黎士报》评论不以为然。“其实‘韬光养晦’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有所作为。结合起来,表示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基本态度,对自己实力的基本评价,以及在外交政策上的基本定位,它将继续指导我们的外交工作。”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刘建飞肯定了黄星原的看法。“金融危机以来,虽然中国的许多外交行为看起来咄咄逼人,但其实只是阐述自己的主张,希望‘更有作为’,并非谋求当头,‘韬光养晦’并没有丢掉,在可见的未来也不会轻易丢掉。”在他看来,以往所提的“有所作为”是非常低调的表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内容也在扩大,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时,凭借自己的实力,的确更积极更主动,需要“更有作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王在邦进一步指出了这一政策的未来走向。他认为,在金融危机后的新形势里,要进行创造性的“韬光养晦”和创造性的“有所作为”,通过沟通、对话、增加透明度和相互信任来达到前者,通过进一步地融入世界、参与世界事务并进行全球管理来达到后者,这是未来几年中国对外战略应该把握的原则。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原则在微调之下,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如同前文提到的《新苏黎士报》在文末指出的那样,“尽管今天的中国如此强大和自信,它仍有多个致命的弱点。正是这些脆弱之处会促使更为审慎的中国人重新想起邓小平的原则:不要过于显山露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