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索尔仁尼琴不仅是俄罗斯当代文学古典流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他更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世纪以来,他将渴望美好未来的希望化为具体文字,摧毁了苏联政权的道德基础,间接带动了苏联解体。
你也许根本不识这位俄罗斯作家,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的旷世箴言
安息吧,激动的舌头
【作者】张晓波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世界各大报纸头版的编辑在本周一上午无一例外地松了一口气,今天终于可以编出一个有分量的头条新闻了,一份来自莫斯科的讣告说明:2008年8月3日晚,89岁高龄的索尔仁尼琴去世了。随之而来的,是俄罗斯与世界各国元首的唁电和世界文学界的哀悼,这位作家的葬礼所获得的礼遇与溢美之词,甚至高于一手推倒苏联的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去世。然而,仅仅20年前,不但索尔仁尼琴的祖国视之为“叛徒”,西方世界也将其看成“来自俄罗斯的腐朽古董”。现在,整个世界都与这个“麻烦制造者”和解了。
东西方的公敌
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恐怕没有人的经历再比索尔仁尼琴更为传奇了。40岁之前,索尔仁尼琴的身份是个默默无闻的教员、下级军官、劳改营囚犯。40岁之后,索尔仁尼琴的身份变幻莫测,被开除出苏联作协的小说家、未出席授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发表8年后,索尔仁尼琴便成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西方世界将他看成“可与托尔斯泰比肩的伟大俄罗斯作家”。四年后年,因《古拉格群岛》在西方世界的巨大成功,索尔仁尼琴荣登《时代》杂志封面人物,成为整个西方世界最炫目的“流亡作家”、“苏联的掘墓人”。
对此,索尔仁尼琴的答复是什么呢?1978年,索尔仁尼琴受邀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索氏语出惊人,他称西方文化“虚弱而堕落”、欧美民主并不是“普世价值”。显然,冷战另一极误会了索尔仁尼琴的“投怀送抱”。此后的十余年间,索尔仁尼琴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公敌。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人甚至讽刺地认为,“索尔仁尼琴又一本新著静静地躺在书店的角落里,有谁还能想起这位作者曾经的赫赫名声”。
1994年,索尔仁尼琴应叶利钦邀请归国。事与愿违,索尔仁尼琴归国之后,发表了一连串抨击时政的言论,让当局异常难堪。这位以笔为旗的作家在20世纪后半页的历史中,始终鼓动他那激动的舌头,与整个时代为敌。除了去世前数年的平静,索尔仁尼琴始终与世界格格不入。
这位麻烦制造者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全拜20世纪俄罗斯命运沉浮所赐,而他的全部作品与言论的关键词,也仅只一个——“俄罗斯”。伟大爱国者的一生始终因“俄罗斯”的现实和理念间的天壤地别而紧张焦灼。
“俄罗斯理念”的捍卫者
翻看俄罗斯思想史名单,遭遇此种紧张的,绝非索尔仁尼琴一人,而自成一种俄罗斯现象。自拉吉舍夫以来整个俄罗斯思想界,始终沉浸在关于俄罗斯这个斯芬克斯之谜中。普希金、莱蒙托夫一代诗人怀抱君主立宪之梦,却最终折戟沉沙于1825年12月彼得堡参政院广场沙皇的刺刀之下;果戈理在19世纪40年代的黑暗岁月之中苦苦冥想俄罗斯的命运;屠格涅夫客死他乡,临死前仍不忘故国的事业;而巴库宁在沙皇专制时代,则称“打碎旧世界,俄罗斯就像火凤凰一般将浴火重生”。这份名单,仍可无限扩展。两个世纪之中,俄罗斯始终在遭遇“东方—西方”之间的紧张,用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舍斯托夫的话来来说,这是“雅典与耶路撒冷”之间的永恒辩论。俄罗斯的思想家们,最终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了代表俄罗斯传统“耶路撒冷”一边。而索尔仁尼琴,恰恰亦是这俄罗斯传统中人。
索尔仁尼琴的俄罗斯,究竟何谓,现在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他抨击苏联,出于他认为苏联已经抛弃了俄罗斯的“耶路撒冷”道路,是受“雅典传统与理性主义”的洪水猛兽之祸;他在西方世界出言不逊,自是他看不起源于雅典的欧洲文明;归国后,他抱怨帝国的解体,抱怨统治者放弃权力,抱怨“俄罗斯人”处境大不如前,这纯粹是出于一种俄罗斯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的“俄罗斯主义”,更遑论他一生所醉心于弘扬的“正教”。思想的冲击力,或许正因为有对抗才更具魅力,索尔仁尼琴的“俄罗斯理念”,是耶非耶,都已经随其人而去,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俄罗斯民谚说,一位长者的离世等于烧毁了一座图书馆。所幸,索尔仁尼琴的离世,为世界留下了一座图书馆。
安息吧,激动的舌头。安息吧,永远的异端索尔仁尼琴。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