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美关系的五个美国人:“命中注定”是朋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推动中美关系的五个美国人:“命中注定”是朋友
2009年11月12日 19:04 来源:《环球》杂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72年2月21日11时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到达北京。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前往机场欢迎。尼克松走下舷梯,主动与周恩来热烈握手。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那一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时至今日,中美之间的联系早已经不仅仅是“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就可以形容,用现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的话来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这数十年中,有很多美国人深刻地影响了中美关系的走向,而其中作用最为显著的,便是其中五位。

  基辛格:伟大的敲门

  在美国,亨利·基辛格是个传奇人物,而在美国历任国务卿中,他也绝对算是一个明星。他不仅是加入美国籍的公民中担任国务卿的第一人,而且是第一个在任命前就访问过北京和莫斯科的国务卿。

  至今令人津津乐道的是,1971年夏天,时任尼克松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基辛格在访问伊斯兰堡的最后一天对外界佯称“肚子疼”。而后,消失于公众视野的基辛格登上了一架巴基斯坦人安排的波音707飞机,神出鬼没地来到了中国,戏剧性地敲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

  对于这次伟大的敲门,《时代》周刊评价说:“基辛格正处在事业的顶峰,大多数教授们只能在图书馆里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影响,而他已经拥有全世界的关注和世界级的影响力。”基辛格在与周恩来打交道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睿智和坦诚,在世界外交史上都堪称棋逢对手。

  如今,逾80高龄的基辛格已亲身参与中美关系达38年,其间40多次访问中国。当被问道为什么如此频繁地访问中国时,基辛格笑称,“我喜欢中国人民、喜欢中国文化”,而每次来中国,他都会为中国感到“震惊和喜悦”。在他心中,中国人民早已成为他的好友,他希望看到中国富强,希望看到中美携手共进。

  而中国人民也将基辛格当作不可多得的好友和发展中美关系的关键人物。日前,在基辛格访华期间,与温家宝总理进行了亲切叙谈,宾主双方还在紫光阁内的屏风前合了影。合影后,温家宝对基辛格说:“我送你们出去。”这时,屋外已下起细雨。温家宝撑起一把大大的雨伞为基辛格遮雨,一直把他们送到紫光阁外台阶前。这个细节,一时传为佳话。

  尼克松:对中国开放将使我载入史册

  1993年4月11日,美国第37届总统尼克松最后一次访问中国。他站在1972年访华时专门为他和周恩来定做的一艘小船上,对着陪同他的美国女助手无限感慨地说:“有两件事将使我载入史册,水门事件和对中国开放。一件是坏事,一件是好事。” 在他心中,中美关系是最值得回忆的外交成就。

  应该说,尼克松是一位很有世界眼光的政治家,尽管当时反华势力仍很强大,但他却已很清醒地认识到,美国执行的“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已告失败。在他看来,当时世界已形成“五大力量中心”(美、苏、中、日、西欧),美国不与中国改善关系,其“均势外交”就难以推行,因此,尼克松上台不久就指示基辛格探索同中国重新打开关系的可能性,并多次在不同场合就对华贸易、旅行、人员往来和美军在台湾海峡巡逻方式等问题向中国作出姿态。最终,尼克松成为了第一位走进新中国的美国总统,而他与周恩来总理“越洋的握手”,更是震惊了世界。

  在发展中美关系上,尼克松的历史功绩令人难忘,正是他的预见性和坚持不懈使问题提上了快车日程,而基辛格则将计划变成现实。在这一历史性的外交棋局中,尼克松与基辛格的配合令人叫绝,美国学者曾经很感慨地说:“没有尼克松的视野,朝中国开放不可能开始和持续下去。同样,没有基辛格,事情也决不会完成得如此干净利落。”

  卡特:“命中注定”是中国的朋友

  美国前总统卡特,是继尼克松之后发展中美关系的又一位关键性的领导人。正如邓小平和其他一些中国领导人所说,卡特成为中国的朋友是“命中注定”的:早在1949年卡特在美国海军服役期间他就到过中国,而他生于10月1日,和新中国国庆是同一天。

  卡特自己说,与中国建交是他在竞选期间经常考虑的事情,而且就任总统之后很早就做出了这个决定。于是,他与中国领导人特别是邓小平开始联系。出于保密考虑,卡特在白宫直接和邓小平开始了远距离的秘密谈判,而在当时,他这样做是承受着很大的政治压力的,但他还是坚持做了下去,并最终推动了中美建交。

  在题为《保持信心》的回忆录中,卡特自信中国问题是他的外交政策中少数几项比任职初期所想像的解决得更好、更满意的任务之一。令卡特难忘的是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这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而且也给美国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1月28日,是邓小平出访美国的日子,也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一。中美建交和小平同志访美,分别是元旦和中国的春节,中美关系可谓赢得了一个好彩头。

  卡特的一大遗憾是,在任期间没能访问中国。卸任后,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更是为了将他看好的事业更好地推进下去,他先后8次访问中国,而且还推动卡特中心与中方进行实质性合作,其中包括在中国培训900名教育专家,由他们再培训小学教师如何指导盲童和聋哑儿童。

  三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变化让卡特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觉。尽管在建交演说时卡特已预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但在30年后,他还是坦言“低估了中美建交给两国带来的益处”。

  布热津斯基:为中美关系继续奔走

  1978年,当卡特总统派他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并启动秘密谈判时,只有1200名外国人居住在北京,这次谈判带来了美中关系正常化;而今,仅美国大使馆就有1100名美国官员,据估计,大约有15万名外国人居住在北京。由于美中关系正常化,这个世界变得不同,变得更美好也更安全。这是布热津斯基由衷的感叹。

  应该说,布热津斯基是较早从战略角度看待中美关系的。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他就认为,美中两国之间没有正常的关系,是不合情理的现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崛起数十年之后,美中两国仍然不相互承认,非常不正常,而且对于中美两国都造成战略上的损失。在《大棋局》一书中,布热津斯基坚称中美两国是天然盟友。这也使得他非常卖力地为卡特的建交之梦而奔波。

  让布热津斯基难忘的是,1979年1月,邓小平开始了他的历史性美国之行,当时在布热津斯基那里,他谈到相信中国会跨越失去的那么多年,但前提是要得到美国的支持;他准确预见到了大规模的留学生、现代技术和贸易的交流……如今,邓小平的预言已纷纷兑现,如布热津斯基所言,中美关系发展更已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范本。为此而继续奔走,是布热津斯基乐得而为的使命。

  小布什:有三点可圈可点

  尽管小布什总统在非议中离任,但他所打下的中美关系的良好基础,却足以令他欣慰。不可否认的是,在尼克松、卡特之后,他是又一位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国总统。

  布什政府在处理中美关系上,有三点尤其可圈可点:

  一是对中美关系有了比较清楚的定位,“利益攸关者”理念,就是最好的阐释。这也从国际意识上保证了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

  二是在处理中美关系的一些敏感问题上,能比以往更多地倾听来自北京的声音,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变革。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之间的多项摩擦中,布什都采取了冷处理的策略,以免因小失大,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大局,这一点,从他多次否决特保案就可见一斑。而这也是奥巴马政府特别需要借鉴的。

  同样重要的,还有双边对话机制的完善。在布什时期,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建立,对发展中美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中美之间的高官互访,首脑互信,也都达到了一个很流畅的境地。让中国人难忘的是,北京奥运期间,尽管美国国内有政治势力要求布什抵制奥运,但布什不仅来了,而且带来了一大家子人,还喜洋洋地做起了拉拉队长,就好像到亲戚家做客一样坦然和开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国际问题专家 张国庆)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该刊联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