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冲突启示录:战争就在军事麻痹时打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以巴冲突启示录:战争就在军事麻痹时打响
2009年01月09日 11:11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在加沙郊区发射针对以色列南部的火箭弹。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自2008年12月27日起,以军举行“铸铅行动”,对加沙哈马斯组织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到目前为止,冲突造成巴勒斯坦方面2000多人伤亡,以军方面有近30人伤亡。回顾近两周的战事,以巴双方可圈可点之处甚多,给世人带来了诸多启示。

  启示一:战争就在军事麻痹时打响

  以军空袭头日,加沙警察学校的学员们在广场集会,几乎被以空军一顿导弹炸光。可以说,战事初期哈马斯在突如其来的军事打击面前陷于被动,完全是吃了军事麻痹的大亏。

  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哈马斯对形势判断错误,而以色列的欺骗战略成功。上月哈马斯与以色列停火协议到期,哈马斯旋即向以色列发动火箭袭击,但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除了发口头警告外,行动上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关闭通道,禁止务工人员来往。以方既没有对内制造紧张空气,在外交上还故意放出温和之风,弄得大战前一切都风平浪静。而开战之日又恰恰是圣诞节后巴勒斯坦人的第一个宗教休息日,巴勒斯坦沉浸在祥和的过节气氛中,全然不知战争即将来临。

  二是哈马斯对以军动向判断失误。历史上军事麻痹也往往是经验造成的错觉。哈马斯长期与以军作战,总结了一套预警经验。特别是2006年以军对加沙发动“夏雨行动”后,哈马斯特别关注以地面部队的动向,认为以军来攻必然要出动地面部队,只要监视住以陆军的行动,就能及时预警。可没想到,这次以陆军在战前表面上没显露出要行动的征兆,直到空袭打响时才突然出现部队调动的情况,而此时哈马斯被自己的经验迷惑了。血的事实再次证明,对形势乐观、对经验依赖容易造成军事麻痹,是非常危险的。

  启示二:莫让“山寨文化”冲昏军事大脑

  哈马斯在冲突初期落败,还有军事上过于自信的原因。反击“夏雨行动”是哈马斯军事上扬眉吐气的转折点,在黎巴嫩真主党支援下哈马斯有力地阻止了以军的攻势。对手中只有地雷、AK-47、火箭筒等初级武器的哈马斯来说,能挡住用重型坦克、直升机、F-16战机武装起来的现代化以军,无疑是极大的振奋。

  打那以后,哈马斯觉得找到了对付以军以坦克为主的地面部队的克星,利用海上、地下等多种渠道搞来了一大批仿造火箭弹、土制遥控地雷,甚至用40-70公里射程不等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城市取代了人体炸弹,军事建设蒸蒸日上。

  从2006年至今,哈马斯武装夜以继日地弄火箭弹,壮大队伍,据称已有包括喀秋莎在内的1万多枚火箭弹,人马达到1.5万人。这个数字已与两年前仅有几十枚肩扛式火箭弹和数千人弹战士的情况相比,确实鸟枪换炮了。哈马斯军事大脑们开始觉得力量强了,腰杆儿硬了,可以主动与以军叫板了。所以,双方停火协议刚到期,哈马斯这边就迫不及待地发射火箭弹,以强势出现在以军面前。用现在的时髦词说,这是典型的“山寨文化”在军事上的反映。

  就双方军力对比而言,哈马斯军力虽可称有质的飞跃,在实力对比的数量级上确有上升,但还没进入现代化,还没改变处于绝对劣势的传统地位。就拿哈马斯最得意的火箭袭击来说,虽然将火箭弹发射从人扛发射改进为地下发射,多点同时发射,但火箭弹毕竟不是导弹,既没准星,又没多大射程,对以色列够不成战略威胁,不过是战术威胁。而且,在以军直升机探测下,发射架打一次就跑不掉。

  再拿哈马斯的万把人的轻装部队来说,在以色列坦克、直升机、战斗机立体攻势下根本无法集结,还得跟过去一样化整为零打游击,没有实力阻止以军坦克进城,甚至连自己挖的进出加沙的隧道都处在以军掌握之中。

  如今,哈马斯那么多火箭弹、那么多兵力实际上却使不上多大的劲,这值得哈马斯深刻反省。至少,军事建设要讲质量,质量低的东西貌似强悍却经不起实战检验;武器多、人多也不代表就有战斗力。

  启示三:吃一堑长三智,失败是创新之母

  这次冲突,总体上看以军得分高,可以说以军未因有停火协议而睡大觉,吸取了2006年对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作战失利的教训,卧薪尝胆两年,当刮目相看。这次以军的“铸铅行动”与“夏雨行动”相比,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吃一堑长三智,而不只是长一智。

  一是科学、彻底地对2006年的战事做了检讨。黎以冲突之后,以色列把战事检讨上升为国家意志,主要不是为分清责任,而是为查找原因。所以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了政府、议会小组,对战争决策、准备全局上的失误进行调查;在军队层面上设立了60个委员会来对问题进行调查。检讨规模之大、调查分析之严谨,这在现代世界军事史上是开先河的一例。

  二是主动、积极地改正错误。面对“决策犯有严重错误”和“准备工作质量不佳”的调查结果,上自总理下至士兵没有一个人辩解,而是虚心接受批评。以政府尤其重视审计调查。审计报告指出,由于军队预算削减,在黎作战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不足,武器装备陈旧,弹药配备不足,甚至出现士兵家长为孩子们出征买防弹背心和头盔的情况。这一报告深深地震撼了以政府,奥尔默特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全部更新陆军装备,为全部一线士兵配备制式防护装备。这些举措深受基层官兵欢迎,很快就恢复了士气。

  三是以失败为母创新战法和训练。正如以军发言人利博维茨少校所说,以军组织了各单位教训交流会,总结出了一套程序,这两年都在埋头苦练。以军针对黎巴嫩作战城区行动遭受挫折的问题,在内盖夫沙漠仿造了一座阿拉伯小城,从头学城市反游击战。两年的功夫没白费,以军不再怵地道战和巷战。从这次进攻作战上看,以军对加沙创造了先断外援而后瓮中捉鳖的战法,让哈马斯武装陷入孤立的局面。

  如今,以军不仅熟悉了城区巷战,而且还改进了舆论战、信息战和心理战等新战法,这次全都用到实战中了。在舆论战方面,以军一反过去的硬汉作风,开始在因特网上大开网站显示作战过程,特别是把精确打击哈马斯火箭弹发射装置作为宣传其正当防卫的工具,争取国际舆论保持沉默。

  在信息战方面,以军吸取上次自己士兵带手机上前线造成作战信息泄露的情况,战前没收了士兵的手机;而且在空袭加沙头几天就摧毁了巴勒斯坦方面90%的电信通讯,给哈马斯的指挥造成极大困难。在心理战上,以军打出不把哈马斯武装清除誓不罢休的口号,让哈马斯着实焦急,造成对方主动求和的有利局面。综上所述,自古哀兵必胜。

  启示四:联合作战训练要重视细节

  以军方面并非天衣无缝,随着战事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新年伊始,以军的坦克把自己的战友一炮轰上了天,包括旅长在内的25名官兵受伤,另有3名士兵死亡。这不是一次寻常的误击,从以色列陆军作战的惯例来看,打巴勒斯坦一般出动旅,而不是师。旅长就是前线最高指挥官,旅长上一线视察时一般只带两三个人轻装前进,如果他身边聚集20多人,说明他是在指挥部里。而这次炮击也正是发生在一所建筑物里。由此判断,这一炮击中的是以军加沙前敌指挥部。

  这是一件战争中概率极小却很致命的错误,好比本队球员把球踢进自己的球门,直接关乎战局的胜负。好在旅长只受了轻伤,继续指挥作战不成问题,要不然问题就大了。细想起来,这样的事怎么会出现在以军身上?因为以军是世界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军队之一,空地联合作战打了几十年,现在每辆坦克都装上了战场态势显示屏,坦克射手们在数字化地图上根据目标引导开火。

  可以说,以军坦克兵、炮兵、直升机已经做到,只要有目标显示,打掉目标绝无问题。但恰恰是这样精确的打击,一炮差点将自家“斩首”,问题出在敌我识别的细节上。敌我识别是联合作战中非常重要但不太受重视的环节。一来给每辆坦克、直升机都配备敌我识别器需求量太大,成本是个问题;二来地面作战时还担心被敌人抢走,如果那样,天上、地上、海上整个敌我识别系统就瓦解了,所以给地面部队配备先进的敌我识别装置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坦克、装甲车、直升机之间主要看数字屏幕上的目标显示,目标显示是敌人,那就是敌人。

  所以,海湾战争以来,飞机打坦克的误伤事件屡见不鲜。各国军队因其概率小、成本大而不太重视敌我识别这个细节。以军在联合作战训练中更强调直升机、坦克和大炮的炮手们凭借经验和目测情况在战场上区分敌我,但地面推进速度太快,敌我目标犬牙交错,目标显示和经验判断越来越不准。这次以军就暴露了这个问题,结果差点出大纰漏,给联合作战训练提出了警示。(林东)

【编辑:张晓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