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俄乌局势进展:部分欧洲国家拒绝俄外长专机飞越领空 泽连斯基再访前线阵地

俄乌局势进展:部分欧洲国家拒绝俄外长专机飞越领空 泽连斯基再访前线阵地

2022年06月06日 2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综合消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塞尔维亚周边国家拒绝俄外长拉夫罗夫乘坐的专机飞越领空,俄方无意设置“铁幕”,是欧盟用铁幕包围了俄罗斯。此外,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前往前线阵地,并会见了从马里乌波尔市撤离的人员。

  部分欧洲国家拒绝俄外长专机飞越领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日报道称,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塞尔维亚周边国家拒绝俄外长乘坐的专机飞越领空。

  报道称,扎哈罗娃在接受意大利“La7”电视台采访时说,一个小时前,塞尔维亚周边的几个国家关闭了通讯渠道,拒绝前往塞尔维亚的俄外长专机飞越领空。俄罗斯代表团原本应已经抵达贝尔格莱德参加会谈。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关闭了领空,又关闭了一条通讯渠道。

  扎哈罗娃表示,俄方无意设置“铁幕”,是欧盟用铁幕包围了俄罗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塞尔维亚《晚间消息报》消息称,保加利亚、黑山和北马其顿领导人拒绝俄外长乘坐的飞机飞越其领空。

  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称,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不得不亲自处理此问题,以安排拉夫罗夫的访问事宜。她在电视台的节目中称,“不可思议,现在欧洲和世界的局势迫使一国总统处理他国外长访问这样的后勤问题”,外交政策的形势已经发展到了“没有人愿意与任何人交谈,更别提听任何人说话”的地步。

  针对此事,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格里戈里·卡拉辛表示,一些欧洲国家不允许俄外长拉夫罗夫乘坐的飞机前往塞尔维亚,这是一种政治自卑情结的表现。

  卡拉辛在社交媒体上称,西方越来越担心与俄罗斯在政治层面的对话会破坏欧盟的统一反俄体系。

  普京警告西方不要向乌提供更远射程导弹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俄电视媒体采访时警告称,如果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更远射程的导弹,俄方将作出相应结论并对之前未打击的目标实施打击。

  在“俄罗斯1”电视台5日播出的采访中,普京在评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多管火箭炮系统时表示,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所制造的一切“麻烦”均出于一个目的,即尽可能拖长武装冲突。他解释称,乌克兰武装部队已拥有类似武器,如苏制和俄制“冰雹”“龙卷风”“飓风”等多管火箭炮系统。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此类武器仅为补充乌方军事装备损失,不会对局势产生实质性影响。

  普京称,射程并不取决于火箭炮发射系统本身,而是取决于所使用的导弹。俄方了解到美方将向乌方提供射程为45公里至70公里的导弹。他强调,若西方向乌克兰当局提供更远射程的导弹,俄方将作出相应结论,并使用杀伤性武器对之前未打击的目标实施打击。

  泽连斯基再次访问前线阵地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5日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季莫申科在社交媒体上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视察了扎波罗热地区的前线阵地,并会见了从马里乌波尔市撤离的人员。

  此外,乌克兰总统办公室6日发布了泽连斯基视察前线的视频,称他前往扎波罗热、利西昌斯克以及苏勒达尔地区,并为军队带去了“一些东西”。

  但乌媒体尚未报道泽连斯基抵达前线的具体日期。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5日报道,卢甘斯克地区军事行政长官谢尔盖·盖代在电视节目中发表声明称,北顿涅茨克的一半地区在乌方守军控制下。

  盖代称,从截获的俄方谈话来看,俄军被指示在6月10日之前占领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巴赫穆特高速公路。因此,盖代认为“在未来5天内,俄罗斯人将试图将卢甘斯克地区夷为平地”。

  据盖代表示,现在不可能从北顿涅茨克疏散平民。他说,大约有1.5万人留在这座城市。

  英国将向乌提供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据半岛电视台6日报道,英国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可以打击80公里外的目标,而且此举已经过与美国方面的协调。

  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表示,随着俄罗斯战术的改变,英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也将会发生改变,这些能力强大的多发射器火箭系统将会使乌克兰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远程火炮的残酷打击。

  英国方面表示,乌克兰军队将在英国接受关于如何使用新型发射系统的培训。(完)

【编辑:张奥林】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