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战争帝国”催生俄乌冲突
李自国
俄乌军事冲突是冷战结束后最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影响深远。俄乌冲突与其说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不如说是美国作为棋手与俄罗斯的地缘博弈。
美国在建国不到250年的时间里,只有不到20年没有发动军事行动干预别国,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战争帝国”。美国通过制造这场俄乌危机,低成本离间了俄欧关系,搅黄了“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激活了北约,削弱了俄罗斯,毫无疑问是“赢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俄乌从兄弟邻邦到分道扬镳、再到兵戎相见,离不开美国的“贡献”。遏俄弱俄始终是美国的对俄战略选择,将俄罗斯“打造”成威胁地区稳定的恶邻是主要手段,乌克兰则不幸被美国选为遏俄的关键抓手,俄乌冲突演变成无法愈合的地缘政治伤疤。
冷战后,俄美关系从“蜜月期”开始,最终走到“比冷战还糟糕”的局面,这是美国遏俄弱俄战略的必然结果。1992年,叶利钦一年内两次访问美国,双方签署了数十份合作文件。叶利钦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获得21次热烈掌声。在俄罗斯积极与西方开展交流时,美国实际上在为北约东扩做准备。1999年1月,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俄,表示将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及考虑对方利益的基础上发展建设性关系。然而仅过了两个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绕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波兰、匈牙利、捷克加入北约。北约实现冷战后的首次东扩,这个“冷战”时代的战争机器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在壮大。
北约向东推进几百公里并不会明显增加美国及盟友的安全,因为在俄罗斯现代化核投射能力面前,增加这点距离无济于事。若俄要对美进行核打击,可从北极地区,不会舍近求远。那么,为什么美国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力推北约东扩呢?目的就是挤压俄罗斯的地缘空间,刺激俄做出激烈反应,将俄逐渐“塑造”成地区威胁。
众所周知,乌克兰与俄罗斯都是斯拉夫兄弟,而且乌克兰是东斯拉夫的文化之根。美国非常清楚,乌克兰就是俄的“痒痒肉”,动之则俄必然做出反应。正因为此,乌克兰不幸成为美国格外看重的棋子。2004年,在北约第二轮东扩之际,美国在乌克兰发动了第一次“颜色革命”,乌国内政治进入亲西方和亲俄罗斯两派角力的时代。2013年底,在美国的推动下,乌克兰再次爆发“广场革命”,指挥者就是时任副总统的拜登,直接操办人则是现任美国副国务卿、祖籍乌克兰敖德萨的纽兰。这件事使俄罗斯彻底认清了美国。2014年,“广场革命”后上台的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和总统波罗申科先后访问美国,美在承诺经济支持的同时,继续给乌克兰人“画饼”,称将全力维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得到鼓励的乌克兰彻底放弃了东西方平衡政策,在加入欧盟和北约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早在2014年,基辛格就提出,乌克兰不应成为东西方对抗的棋子,而应成为沟通的桥梁。但显然,美国需要的不是桥梁,而是进攻俄罗斯的“桥头堡”。拜登上台后,美各级官员不断发表支持乌克兰的言论,加大对乌的军事援助力度,派遣舰队进入黑海与乌克兰举行联合军演,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鼓励乌克兰反俄的斗志,不让“流血的伤疤”愈合。2021年8月底,泽连斯基总统访美,两国签署《美乌战略防务框架协议》及武器研发合作协议,美宣布向乌额外提供军事援助。接着,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乌克兰,高调宣称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在美国的“力挺”下,似乎乌克兰加盟入约就在眼前,出了事美国会“兜着”。但俄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后,一直以乌克兰庇护者自居的美国一再表态不会出兵、不会设禁飞区。这再次证明,美国作为棋手,是不会为棋子牺牲自己根本利益的。
乌克兰风景优美,人杰地灵。乌克兰人民性格温和,热情好客。这里曾是欧洲的粮仓和工业发达地区,现却沦为饱受战火的苦难之地;本可成为东西方桥梁两头得利,如今却是大国博弈的主战场。“解铃还须系铃人”,早日停火止战,离不开大国拿出政治勇气,摒弃冷战思维、停止阵营对抗,为全球和地区和平稳定创造条件。
(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所长)
国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15日 15:13:20
- 2025年01月15日 14:15:52
- 2025年01月15日 14:07:13
- 2025年01月15日 14:06:07
- 2025年01月15日 12:36:19
- 2025年01月15日 12:35:55
- 2025年01月15日 11:40:06
- 2025年01月15日 11:37:44
- 2025年01月15日 11:27:21
- 2025年01月15日 10: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