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东西问丨卢载宪:韩中建交步入“而立之年”,两国关系如何提质升级?

东西问丨卢载宪:韩中建交步入“而立之年”,两国关系如何提质升级?

2022年03月14日 2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东西问】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韩中建交步入“而立之年”,两国如何更上层楼?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卢载宪:韩中建交步入“而立之年”,两国关系如何提质升级?

  中新社首尔3月14日电 题:韩中建交步入“而立之年”,两国关系如何提质升级?

  ——专访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

  中新社记者 刘旭

  2022年,中韩迎来建交三十周年。三十年间,中韩关系飞速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丰硕,不仅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利益,更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如今,站在新的起点,如何推动中韩关系迈上新台阶,成为双方密切关注的课题。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之子、韩国东亚文化中心院长、韩中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常任委员长卢载宪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栏目独家专访,回忆其父任韩国总统期间与中国建交的往事,并期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韩中关系的更大发展。

2012年,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韩国工作人员为观众介绍学韩语的拼图游戏。<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张浩 摄
2012年,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韩国工作人员为观众介绍学韩语的拼图游戏。中新社记者 张浩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的父亲卢泰愚前总统在任内促成了中韩建交,请问卢泰愚前总统生前是否讲述过关于中韩建交的往事,或是与中国有关的故事?

  卢载宪:众所周知,韩中今年迎来建交30周年。1992年韩中建交对于我们彼此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决定。当时我年纪还小,后来我从父亲那里听说了一些内容,也看过相关资料,了解到韩中建交的整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

  韩中虽然是1992年8月24日正式建交,但在此之前,韩中双方不论是公开还是非公开的各种交流从未间断。1988年7月7日,时任韩国总统的父亲发表了《关于民族自尊、统一和繁荣的总统特别声明》,即《七七宣言》,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积极推动和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保持和朝鲜及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这一表述有效促进了之后韩国的“北方政策”。1992年的韩中建交就是在这一系列政策推动下的重要成果。

  另外,我要介绍一下个人家庭背景,大约在一百年前,我祖上卢家居住在中国山东省,之后迁入(朝鲜)半岛。正因如此,我的父亲对于中国有一份亲近感,再加上地理位置非常相近,山东省和韩国隔海相望,甚至有说法用“早晨鸡的打鸣声都能听见”来表示地理位置的相近,加上历史文化的相近性,以及数千年来维持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他十分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尽快恢复。在此期间,(我父亲)不仅与中国保持联系,也向对中国有误读的西方国家讲述了中国的故事,包括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劝解他们不应只站在西方角度考虑中方的问题。可以说,韩中的建交是两国人民克服了很多困难得到的胜利成果,之后两国惊人的发展也让我感受到了建交的价值和意义。

  我父亲在任时,一直十分重视韩中关系,如今我也正在努力进一步扩大韩中交流。父亲促成了韩中建交,我将竭尽全力让这种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牢固。

2015年,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在首尔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招待会。<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吴旭 摄
2015年,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在首尔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招待会。中新社记者 吴旭 摄

  中新社记者:我们常说“三十而立”,您如何评价走过30年的中韩关系,未来中韩关系发展的重点在哪些领域?

  卢载宪:如同您说的“三十而立”,这30年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去想,我们可以说“已经30年了”,也可以说“仅仅才30年呀”。无论从哪个维度去想,30年过去了,韩中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韩国也同样从贫困国家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30年间,韩中彼此影响、相互帮助,对此我们应该怀有自豪的心情,我们在承认自身发展的同时,对于对方的成功发展也要给予肯定。

  回首过往30年,全世界各国间的交流都是史无前例的,韩中两国间的交往大家也有目共睹。在贸易量及投资等方面,都有具体的数值可以证明。韩中30年间的发展,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时期,也是韩国迈入发达国家的时期。未来30年以及下下个30年,我们的关系应该如何走下去?对于这部分,我们目前在各方面都谨慎思考,以及慎重分析现状,并制定未来战略。

  新的时代背景下会有新的挑战,这些我认为都是国家间发展过程中必要的一课。我们该思考如何应对挑战,并且如何建立新的合作关系走下去。但无论从哪个维度分析,我们都会发现,未来韩中最终还是只能选择合作。在我看来,韩中合作最重要的是民心相通,如何继续维持彼此的信任和尊重,使其不受现实情况影响而动摇,这是我们应该共同探讨的话题。

2018年,第六届“首尔·中国日”在首尔举行。图为中韩青年学生们共同在首尔市区骑行。<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曾鼐 摄
2018年,第六届“首尔·中国日”在首尔举行。图为中韩青年学生们共同在首尔市区骑行。中新社记者 曾鼐 摄

  中新社记者:一段时间以来,如何促进中韩青年间友好交往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请问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卢载宪:青年是非常热情、非常开放的群体,彼此之间包容和接纳的潜力其实是很大的,更重要的是,青年是未来构建韩中两国合作关系的中流砥柱,彼此之间理解和合作的基础尤为重要。

  受疫情影响,当前,韩中人文交往较疫情前严重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家的交流。但我们还有现代化技术的支持,比如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元宇宙”等虚拟空间将韩中的青年们聚集起来,为他们提供开放交流的平台,推动建立一种富有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回首过往一百年的世界文化产业,说是由西方支配也不为过,但是渐渐地,文化的潮流正在向亚洲、向东洋跨越,这些都是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东西洋文化均衡的一种现象。那么在这样的时期,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尝试发展一种共同的“One Asia”文化?

  以韩中两国为例,“韩流”文化一度非常流行,中国也有属于自己的“华流”,我们为什么不能一起创造出“亚洲流”,走出一条文化共同性的道路呢?这样创造出的一种融合文化,可以作为我们亚洲的品牌在世界上发挥作用,让世界看到亚洲的传统与现代之美,在这一过程中也能探索到韩国和中国的合作机会。

  所以我认为,韩中两国应携起手来,思考我们可以在全世界文化场域里充当怎样的角色,亚洲文化该怎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和特质,这是应由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的一个课题。我始终相信,总有一天,韩国和中国也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像“奈飞”一样的媒体平台,一起引领全球文化产业的潮流。

2012年,为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推出的中韩友好周——中韩文化交流之夜文艺演出在北京举行。韩国时装设计师金惠顺在现场带来了一场韩国宫廷时装秀,让中国观众近距离地了解了韩国传统服饰文化。<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贾天勇 摄
2012年,为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推出的中韩友好周——中韩文化交流之夜文艺演出在北京举行。韩国时装设计师金惠顺在现场带来了一场韩国宫廷时装秀,让中国观众近距离地了解了韩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中新社记者:您目前担任韩中3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的委员长,将重点在哪些领域开展中韩建交的纪念活动呢?

  卢载宪:刚刚也提到在过去的30年里,韩中合作在数量方面取得很大成果。在此基础上,我觉得应该关注质的增长。我们怀揣着这样的期望,为未来的30年打下基础。

  首先,我们可以借30周年的机会整理一下韩中合作的过往,并以此为契机拟定两国未来合作的原则与框架。毕竟,如今的时代背景已经与30年前大不相同,两国的国力相比30年前要壮大许多,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应该梳理过去,以建设性的心态面向未来。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目光集中到年轻一代,因为未来两国关系还是主要靠青年,特别是在第四次产业革命还有元宇宙等新平台领域,他们是适应以及创造的一代,未来两国国民间要想做到彼此理解和尊重,也需要青年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因此,我们开展了名为“Asia Leaders Club”的青年团体活动,全力推进韩中日三国一起为了亚洲的发展共同创造亚洲文化。

2021年,“寻找《故乡》的味蕾记忆”故乡美食之约活动在浙江绍兴举行,中日韩三国美食爱好者与大厨学做鲁迅笔下的绍兴菜,感受中国饮食文化。<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王刚 摄
2021年,“寻找《故乡》的味蕾记忆”故乡美食之约活动在浙江绍兴举行,中日韩三国美食爱好者与大厨学做鲁迅笔下的绍兴菜,感受中国饮食文化。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另外,目前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终究各国要朝多边主义方向发展,中国和韩国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亚洲的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在新的国际局势中,我们应如何跨越单纯的双边关系、发挥共同合作的领导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针对人类共同面临、具有普遍性的话题,如环境热点问题、疫情问题等,韩中日如何共同发挥领导力也有一些探讨。

2022年1月27日,一位市民在位于北京的韩国文化院欣赏在此举办的“激情同相伴,一起向未来——中韩冬奥交流展”。该展览在北京和韩国首都首尔同期举办,通过60余件图片作品等展现韩国平昌2018年冬奥会的瞬间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准备盛况。<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侯宇 摄
2022年1月27日,一位市民在位于北京的韩国文化院欣赏在此举办的“激情同相伴,一起向未来——中韩冬奥交流展”。该展览在北京和韩国首都首尔同期举办,通过60余件图片作品等展现韩国平昌2018年冬奥会的瞬间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准备盛况。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日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顺利闭幕。站在亚洲的角度看,4年间,奥运会的圣火从平昌开始点燃,经过东京,最后到达北京,这一系列跨时代的活动包含着特殊的意义。不仅是中国,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都为此骄傲。而且这不仅是单纯的体育活动,也是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的好时机。虽然现在因新冠疫情的限制,我们不得不以线上方式进行各种活动的筹备和视频录制,但我相信,在韩中建交30周年的友好氛围下,韩中间的交往能够向着更友好的方向行进,在未来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完)

  受访者简介:

  卢载宪,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之子,现任韩东亚文化中心院长、韩中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常任委员长。

【编辑:陈文韬】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