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弗吉尼亚“翻红” 共和党人扬金赢得州长选举

弗吉尼亚“翻红” 共和党人扬金赢得州长选举

2021年11月03日 16:28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华盛顿11月3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弗吉尼亚州2日举行州长选举。根据美国媒体测算,共和党候选人格伦·扬金将赢得选举。截至3日凌晨1时许的开票结果显示,扬金以51%比48.3%的得票率击败民主党候选人特里·麦考利夫。

资料图为扬金11月1日参加竞选造势。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陈孟统 摄
资料图为扬金11月1日参加竞选造势。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弗吉尼亚州和新泽西州是美国少数在总统大选次年举行州长选举的州。目前,这两个州的州长均为民主党人。两州的州长选情,被舆论视为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的选情“风向标”。

  毗邻首都华盛顿的弗吉尼亚有理由得到“格外”关注。2009年,正是在时任总统奥巴马执政的第一年,共和党人拿下弗州州长选举,成为民主党在次年中期选举丢掉国会众议院控制权的“先兆”。

  扬金(Glenn Youngkin)现年54岁,曾是一名私募投资集团高管,拥有25年的金融投资经历,在竞选州长前并无从政经验。而麦考利夫是政坛“老将”,曾于2014年至2018年当选过弗吉尼亚州长。

  与美国总统大选的“选举人团”制度不同,美国州长选举采用的是简单多数原则,由州内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根据初步计票结果,扬金获得超过165万张选票,而麦考利夫得票数为156.9万张。

  弗吉尼亚虽然地理位置上处于美国南部,但近年来越来越被视为支持民主党的“蓝州”。在去年的总统大选中,拜登在该州的领先优势达10%。麦考利夫和扬金的选情在3个月前还是截然不同的境况。8月初,麦考利夫的民调支持率领先扬金近8个百分点,此后两人选情差距一路收窄。到投票日前3天,扬金以不到1%的支持率实现反超。

当地时间11月2日,美国弗吉尼亚州举行州长选举。民主党候选人、前州长特里·麦考利夫与共和党候选人格伦·扬金的选情胶着。图为当天位于弗吉尼亚阿灵顿县的一处投票站。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陈孟统 摄
当地时间11月2日,美国弗吉尼亚州举行州长选举。图为当天位于弗吉尼亚阿灵顿县的一处投票站。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今年夏天,发生在北弗吉尼亚劳顿县的一起家校纠纷,让教育议题意外成为左右弗吉尼亚州选情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该问题上,扬金支持家长应在公立学校治理中有更多发言权,而麦考利夫则认为家长不应插手教育管理机构的工作。美国媒体分析认为,麦考利夫的这一立场让他丧失了中间选民的支持,从而痛失此前的选情“好局”。

  从选举结果来看,扬金和麦考利夫得票基本可以按农村和城市来划分。前者赢得了弗州大部分乡村和河谷地带的选民支持,麦考利夫的选票则主要集中在首府里士满、南部诺福克以及北弗吉尼亚等零星的都市区。

  今年的弗吉尼亚州长选举,同时也被视为民主、共和两党中期选举竞选策略的一次“试水”。麦考利夫此次主打“经验牌”,在竞选策略上将对手与特朗普捆绑,加以攻击。扬金则与特朗普保持适当距离,同时紧抓经济、教育等议题突破口,借此赢得中间选民的支持。

  美联社指出,扬金为共和党找到了中期选举“破局”的密码,即“拒绝否认特朗普,但不太拥抱他”,预计2022年会有更多共和党人模仿扬金的竞选操作。同时,弗州“翻红”也足以给民主党人敲响警钟,一味利用特朗普当负面例子,缺乏实质政策红利,并不足以赢得中间选民。

  扬金的胜利已被视为共和党迈向2022年的“开门红”。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麦克丹尼尔发表声明说,共和党在弗吉尼亚的胜利是对拜登和民主党政治议程的强烈回击。共和党将在2022年掀起一股红色浪潮,弗吉尼亚只是一个开始。

  美国竞选数据分析网站“Five Thirty Eight”认为,弗吉尼亚的选情反映了美国选情的一种典型形态,当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均由同一党派掌控时,选情一般会对另一党派更“友好”。在民主党总统当政的情况下,支持共和党的选民显然更有投票动力,就像民主党选民在特朗普执政时期所做的那样。(完)

【编辑:李骏】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