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山火、洪水、干旱 希腊极端天气频发,如何应对?

山火、洪水、干旱 希腊极端天气频发,如何应对?

2021年10月30日 16:4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从夏季山火到秋季洪水,再加上从去年影响至今的干旱,希腊近来极端天气似有增多之势,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面对气候危机,希腊政府如何应对?各国领导人即将齐聚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又有何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与措施值得期待?

资料图:希腊第二大岛埃维亚岛上,山火肆虐。
资料图:希腊第二大岛埃维亚岛上,山火肆虐。

  山火加剧洪水灾害

  “欢迎来到中世纪或2021年的希腊。”在社交媒体上,一条拍摄雅典北部受灾情况的视频下面,留言如是说道。视频画面中,学生们用桌椅搭建一座小桥,从被淹没的学校中逃生……

  风暴“巴洛斯”10月15日登陆希腊以来,已致多地受灾严重。消防部门估计,全国有近2000座房屋被洪水淹没,街道也成了河流,数百辆汽车被冲走,许多村庄、田地被淹没。据媒体报道,与应对森林火灾和新冠疫情一样,希腊政府的应急机制充满了疏漏,暴露出应对灾害的明显不足。

  科学家们曾预测,秋季将会有大量降雨并引发洪水,因此,这场灾害完全可以预见,但夏季创纪录高温导致的猛烈山火,摧毁了本可以阻碍和限制水流的大量植被。希腊环境专家Dimitris Pirounakis受访时称,气候变化对希腊的一大影响,就是因长期不下雨而导致的更多干旱。而一旦下雨,强度就会增加,引发更多洪水。

  当地时间8月11日,在希腊第二大岛埃维亚岛,牧羊人在一片烧毁的森林里,找到被烧焦的山羊。

当地时间8月11日,在希腊第二大岛埃维亚岛,牧羊人在一片烧毁的森林里,找到被烧焦的山羊。

  水资源管理不善+干旱 农业损失巨大

  希腊正腹背受敌。一边是洪水,另一边是因为水资源不足而导致的农业大幅减产。

  去年7月的高温天气导致希腊中部Ampelonas地区断电,进而影响了农作物灌溉,如今几乎颗粒无收。据悉,该地区的政府财政主要用于电力抽水灌溉的成本。而Ampelonas所在的色萨利(Thessaly)是希腊最大的农业区,气候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管理不善和不可持续农业作业带来的后果。改善当地水资源管理问题,已迫在眉睫。据此前估计,如果没有采取行动来对抗或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到2050年,希腊经济将下降2%,到本世纪末将减少6%。

  同时,干旱也在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有报告预测,在最坏的情况下,2091年至2100年,冬季和春季的平均气温将上升3.9摄氏度,秋季将升高4.7摄氏度,夏季上升5.4摄氏度。

  希腊政府承诺能源转型

  面对不断增多的极端天气和全球气候变化大势,希腊政府也做出了承诺。

  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近日表示,希腊承诺在2050年之前成为欧洲第一个气候中性的国家。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确保在2028年前停止煤炭发电,并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

  米佐塔基斯称,希望希腊能成为首批为海上风力发电引入具体框架的地中海国家,相关法律文件有望在几周内出台向公众征求意见。

  他还表示,如果愿意的话,希腊还将成为第一个欢迎氢出口的国家,并确保这些氢转运至欧洲市场。

    当地时间9月4日,镜头下的格陵兰岛冰盖大面积融化。
    当地时间9月4日,镜头下的格陵兰岛冰盖大面积融化。

  气候大会需要更大胆和具体的政策

  应对气候变化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事,全球如何团结协作至关重要,因此,即将于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备受关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6日表示,COP26将是一个关键时刻,尽管警钟长鸣,但迄今为止各国政府的行动“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古特雷斯称,领导人必须制定大胆的目标并带着新的具体政策来参加会议。“如果各国政府,尤其是20国集团国家政府,不站出来领导这项努力,我们将走向可怕的人类苦难。”

  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27日说,《巴黎协定》已达成近六年,但有一些实施细则仍然迟迟没有完成谈判。大会应当积极推动完成第6条实施细则的核心遗留问题谈判,这是各方全面有效实施《巴黎协定》的基础和前提。

  “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这一具体目标也十分关键。联合国称,世界目前仍处于全球气温上升2.7摄氏度的轨道上,远未达到1.5摄氏度的目标。但据英国媒体报道,官员和观察人士说,此次峰会不大可能在一周时间内得到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承诺。

  报道还称,政治和疫情加剧了一些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此次气候峰会恐难达成目标。(叶轻)

【编辑:孟湘君】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