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乌克兰战乱残酷引深思 和平氛围需珍惜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8月25日宣布提前终止第七届议会行使权力,原因是“现行议会构成不代表社会利益及其政治观点”。今年以来,乌克兰局势跌宕起伏,政客博弈纷争不宁,民众则身陷风雨飘摇中。
对很多乌克兰人来说,混乱来得实在是猝不及防。去年底,很多乌克兰平民还热情满满。他们白天照常上班,晚上带着食物和水去独立广场上声援集会人群。冬季寒风难熄热情,西方许诺的“民主”和“幸福生活”太具诱惑。然而克里米亚公投独立、东部地区战乱爆发终令他们惊愕:“民主”的代价竟然是国家濒于分裂、国库空虚、资本外逃、通货膨胀、工资下降,原本憧憬的美好生活愈发遥不可及。
战争恶果也波及到身处乌克兰的外国人。李泽皋先生1992年在顿涅茨克州创办了克拉马托尔斯克经济人文学院,20多年来为乌克兰培养了大量汉语人才,但那里却最先成为被战火侵袭的地方。停水停电、生源流失,这位年逾八旬的老校长痛失事业,关闭了苦心经营的学校。
患难见真情。身处战区的旅乌学生小顾租住的房子被炸,手臂受伤,骨头都露了出来。街上枪林弹雨,连救护车都不敢出门。在中国大使馆和当地华侨的协助下,他才得以乘火车抵达相对安全的基辅。这个“90后”大男孩由衷感叹:“感谢祖国、感谢党、感谢使馆,我终于活着离开卢甘斯克了!”
当平静的生活遭遇战争,就如同在平滑肌肤上割开伤口再撒盐。幸运的人在家园被炮弹炸为废墟之前出去避难了,不幸的人连避难的机会都没有,丧生于炮火之下。有了对比,人们就更加渴望和平,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网络上惆怅地写道:身处枪炮声中的乌克兰,我更加思念盛夏时节的中国,北京街头还是那样的繁华吧!
遭遇战争,才更明了什么是残酷;身处战火,才更懂得和平的珍贵。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国家稳定,是个人完成梦想的前提;世界和平,是国家持续繁荣的保障。“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性的呼唤。
专题:乌克兰政局持续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