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巴西回应“制衡中国”传闻 巴不愿卷入中日纷争

2014年07月30日 08:45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一条“日巴联合声明将含制衡中国内容”的传闻昨天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议论。这条由日本共同社27日发出的消息称,安倍8月1日与巴西总统罗塞夫会晤后将发表强调两国拥有尊重法治等共同价值观的联合声明,并将点名提及南海争端以“制衡中国”。不久前,中国领导人刚结束对巴西的访问,“金砖国家的团结形象已跃然国际舞台。这突如其来的传闻是日本媒体“挑拨离间”还是中巴关系“人走茶凉”,立刻成了互联网上人们探究的话题。巴西外交部长新闻秘书鲁本斯2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关于安倍访问巴西期间发表声明的内容不应向外界透露。他表示,日巴将就双边问题发表声明,涉及中国及中日领海争端的可能性不大。28日,安倍在拉美行的第二站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展开访问。“德国之声”称,安倍到拉美主要目的是推销“入常”与拉动经贸合作,不可能遏制中国在拉美的影响。

  巴西外交部回应传闻

  日本共同社27日的报道题为“强调尊重法治,日本巴西联合声明草案”。该报道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8月1日与巴西总统罗塞夫举行会谈后公布的联合声明草案提前曝光。据安倍随行人员中的消息人士透露,草案强调日巴两国拥有尊重“法治”等共同价值观。考虑到中国去年11月单方面设立防空识别区并在东海和南海开展海洋活动等问题,草案将写入制衡中国的内容。在中国舰船近来与越南船只频繁发生冲突的大背景下,声明草案显示,日本和巴西将在声明中提及“包括南海纷争在内的国际纷争,不应通过武力解决,而应依据国际法进行解决”。

  共同社称,草案内容还显示,两国领导人将共同强调公海与国际空域自由通航的重要性,安倍与罗塞夫还有可能共同确认两国在推进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合作,东京还将向巴西提供技术,帮其建设大型海上物流中心,以开发水下油田。

  共同社透露的所谓“日巴联合声明草案”28日在中国媒体上引起关注。有人觉得“安倍身边人”主动向日媒透露风声,意在挑拨中巴关系。也有人觉得日巴渊源很深,担心巴西“倒戈”。

  28日,共同社这条独家消息并未引起其他日本媒体太多转载与评论,日本2CH网站转载了共同社消息,引起一些日本网民留言,有人称“巴西不应该成为中国的伙伴,应该做中国的对手”等。此消息在巴西舆论场也未引起多少关注。《环球时报》记者当日查看巴西多家主流媒体网站,发现《圣保罗州报》把焦点放在了巴西大选问题上,门户平台UOL上最受关注的新闻是联合国呼吁加沙地区停火。巴西外交部几日前对安倍的访问发布了如下预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7月31日—8月2日正式访问巴西。

  巴西外交部长新闻秘书鲁本斯昨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关于安倍访问巴西期间发表声明的内容目前完全处于保密状态,其内容也不应向外界透露。目前外界出现的相关说法均不能予以证实。安倍访问期间将就日巴双边问题发表声明,可能会对大的国际问题发表看法,但涉及中国及中日领海争端的可能性不大。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近期在涉华问题上有意散布一些没有确认的消息,耍小聪明。今年6月G7布鲁塞尔峰会前,日本媒体曾放出风声称,日方领导人拟在G7峰会上推动最终联合声明点名批评中国,各方正就此协调。但G7最后发表的声明并未点中国名。而在与别国发表联合声明时提及南海对日本这个“南海旁观者”来说也非首次。日本近年来与菲律宾、澳大利亚和美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都曾提及加强南海安全合作、保障南海通航自由等内容。

  “我们26日援引安倍身边人士说法做的报道是客观的”,28日,日本共同社一名熟悉该报道情况的人士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他不愿透露“安倍身边消息人士”的身份,但强调报道真实可靠。

  自安倍25日开始拉美之行以来,“安倍身边消息人士”一直很忙。27日,“消息人士”透露安倍在与罗塞夫会谈中会确认“希望一起实现入常,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当日,“安倍随行消息人士”还透露了安倍29日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会晤后将发表的联合声明草案内容,称草案明确写道,考虑到哥伦比亚拥有石油和煤炭等丰富自然资源,双方将为促进日本企业投资完善环境。

  28日,忙碌的“安倍随行人士”又向共同社透露消息称,安倍与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在31日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将写入称赞安倍与其外祖父岸信介作为首相访智利的内容,目前两国正进行最后协调。日方“消息人士”的这些提前爆料都未得到哥伦比亚、智利和巴西官方确认。

  巴西学者:巴西没必要表态

  巴西会同意在联合声明中写入“制衡中国”的内容吗?《环球时报》28日就此采访多名学者。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徐世澄认为,巴西和日本在联合国“入常”问题上有共同利益,中国不同意日本“入常”,这也影响了巴西,在此问题上巴西对我们多少会有些意见。但即使如此,徐世澄仍认为巴西不太可能在与日本的联合声明中提南海,巴西了解南海问题对中方而言的敏感性。 (上接第一版)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对外关系研究室副主任吕耀东表示,就有关共同声明写入南海问题,日本肯定要做这种努力,安倍现在走到哪里都有针对中国的意图,自然不会放弃到访巴西这样的机会。此前的访问中,日方经常利用媒体散布风声,试探外界反应。也曾放风称将和其他安倍访问的国家发表针对中国的联合声明,但最终发表的联合声明大多未能明确指向中国。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吴洪亮则认为,日巴联合声明中提及南海问题并非没有可能,但谈的一定是非常大的原则性内容,比如依照国际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等。不可能出现“制衡中国”的内容,而更多是媒体会做这样的解读。吴洪亮表示,巴西有大量日本移民,日裔在巴西政界的影响力不小,罗塞夫可能会给安倍一些面子。

  中国旅日学者庚欣28日对《环球时报》说,不论巴西是否会同意在共同声明中写入南海问题,有一个核心问题必须清楚,“通过武力解决纷争”的一方不是中国,恰恰相反,在钓鱼岛问题上拒绝承认争议现状,通过“购岛”激化矛盾的是日本。不久前中国981平台正常作业,派遣船只暴力干扰中方作业的是越南。在这些问题上中国是隐忍的一方,绝非“通过武力解决争端”的一方。

  与巴西外交部关系密切的巴西中国和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卡布拉尔28日对《环球时报》表示,针对中日领海纠纷,巴西外交部从未做出任何表态。此次安倍访问巴西的最后声明也不会包含此类内容。日本媒体相关报道是一种臆断或别有用心。巴西确实与日本有着经济和政治上的共同利益,但不会因此损害巴西与中国更加重要的战略关系。巴西是讲外交原则的国家,不会因一个国家的关系伤及另一个友好国家。巴西也没有必要就东海和南海问题表态。

  “日本在拉美争不过中国”

  27日,安倍离开墨西哥抵达拉美之行的第二站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此前,法新社称,安倍在墨西哥获得热情款待,并与墨方签署了一系列能源合作协议。日本TBS电视台随同安倍出访的记者称,安倍来到特多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日本明年推动安理会改革,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做准备。安倍在特多期间将与“加勒比共同体”国家14个成员国领导人会晤。共同社28日称,安倍在与特多总理比塞萨尔会谈时表示,希望两国借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共同推进安理会改革。比塞萨尔则表示支持在安理会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中的席位。日本《外交学者》称,“加勒比共同体”国家在联大中拥有7%的选票,如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日本明年至少能得到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在日本媒体报道安倍访问成果时,德国媒体却出现对日本不太有利的言论。“德国之声”援引欧洲学者泰德斯科的话称,安倍在中国领导人结束对拉美访问两天后启程赴拉美,其重要目的是促进日本与该地区的经贸关系,期待被访国家能支持安理会改革,但他的访问不可能有效对抗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泰德斯科说,普京、习近平先后访拉美,“现在轮到了安倍”,但安倍会发现,他在政治上与拉美领导人差异很大,他也无法如同中国对待阿根廷、古巴和委内瑞拉般慷慨大方。她表示,日本作为民主国家本应比中俄更能成为拉美民主国家的盟友,但我们会通过安倍的访问看到,民主国家并不总能齐心协力,拉美国家很可能不会在中日领土争端中支持日本。“德国之声”的报道还提到,日本对拉美国家的经济影响力有限。文章举例称,日本与巴西去年的贸易额是150亿美元,而中巴贸易额是830.3亿美元。

  巴西网站brasil.elapais.com的文章称,近期中、俄、日三国领导人相继到访拉美,表明“拉美是所有求婚者的新娘”,各大国都在努力采取最被拉美人接受的方法展开合作。文章称,在“避免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合作”方面,中国做得更好,如今中国已不仅是拉美资源买家,而且致力于直接投资和基础项目,在这方面,亦步亦趋的日本显得相对吃力。日本《朝日新闻》说,安倍2012年上任后已访问42个国家,不过在拉美,他会发现中国已实施更强力的渗透。【环球时报驻巴西、日本、韩国、德国记者 张卫中 李珍 王刚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刘洋 郭芳 方青羽】

【编辑:李夏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