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寻一战华工:英国导演用镜头重现英雄史诗

2014年07月25日 15:11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参与互动(0)
探寻一战华工:英国导演用镜头重现英雄史诗
    海伦•菲茨威廉姆是一位独立电影制作人,她以“一战中的华工”为题材拍摄了一部10分钟的纪录片。(刘小涵/中国日报)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近日举办活动,放映并讨论了一名英国导演拍摄的短片《西线上的中国》。曾获得过艾美奖的英国女电影导演海伦·菲茨威廉姆导演制作了这部短片,反映中国派遣14万名华工在欧洲的西线战场上为英美法赢得一次大战的胜利做出的重要贡献。短片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一战中国华工事迹的关注。日前,菲茨威廉姆在接受英文《中国日报》专访时讲述了短片背后的故事,以及她对一战华工命运的深刻思考。以下是文章编译:

  海伦菲茨威廉姆发现一战华工们的经历颇具神话色彩,就如同荷马史诗中古希腊国王奥德修斯的冒险旅程。

  “他们告别亲友,踏上万里征程,经历金钱、险阻和恐惧的考验,他们收获了非凡的人生阅历——我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菲茨威廉姆说道。

  受伦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委任,作为独立电影制作人的菲茨威廉姆将华工故事拍成了10分钟的纪录片。同这部电影一起发布的还有她在研究所内刊《今日世界》发表的一篇相关文章。

  为了这项任务,菲茨威廉姆前往比利时伊普尔,当地的法兰德斯战场博物馆曾于2010年举办一个关于一战华工的展览。为了发掘真相,她采访了相关学者和当年那群华工的后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14万名中国华工被送往西部战线支援协约国作战:挖战壕、在码头装载军事物资、在调车场或工厂工作、整理尸体掩埋等等。逾2000人在工作中死去。

  大多数华工为了赚钱谋生自愿接受工作,但菲茨威廉姆说她还是觉得这些华工的决定有其意义非凡的一面。

  “他们来自山东的农村,不知道前方路途有多远,也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险阻,他们甚至之前从未见过拖拉机,却一下子被带到工业迅猛运转的陌生世界。”

  菲茨威廉姆采访了杰拉德张。他的父亲是当年的一名华工,后来娶了一名法国女子,一家人在法国定居。

  对菲茨威廉姆来说,和杰拉德的相遇让人动容。她认为杰拉德已故的父亲本可为一战华工的历史真相打开一扇窗,但最后却选择不细谈他的经历。

  “杰拉德的父亲不愿细述这些经历给他的孩子们听,只是告诉他们:不论精神还是身体,都要极具活力和坚韧性。”菲茨威廉说道。

  她说杰拉德后悔当初没有多问父亲一些细节。随着杰拉德父亲的故去,一条能够通往历史信息和真相的道路永远遗失了。

  菲茨威廉姆说:“太让人沮丧了。杰拉德的父亲在这过程中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杰拉德什么也没问。”

  菲茨威廉姆的调查研究也让她结识了一些中国学者,一战后还是学生的他们与那群华工有过交集。

  詹姆斯┠便是其中一员,他曾通过自己设计的简化的词汇表来教华工们用国文读写,这成为他后来回国广泛施行的教学法的基础。另外一位是孙甘(音),他后来在山东省的农村建立了一所女子学校。

  一些华工死后被埋葬在伊普尔的一座公墓,菲茨威廉姆在一次扫墓活动中遇见了一群来自中国的师生,她认识到华工们所经历的那些历史断片并不为普通中国人所熟知。

  她问那群学生是否知道这段故事,他们都说不知道,不过他们很受鼓舞。菲茨威廉姆说:“华工们的故事让他们倍感振奋,他们说想让更多中国人知道这个故事。”

  她相信,发掘这些历史的残片将极大影响中国人对本国历史的理解。比如说,这将让中国人更好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根源。

  一战后,不顾中国的极力反对,德国在山东特权没能交还中国,反倒被移交给日本。鉴于中国在协约国战时所做的巨大贡献,这个事件给中日关系埋下了敌对的种子。

  菲茨威廉姆说,中国参战具有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年轻的共和国在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的力量展示。她说:“虽然他们的功绩在凡尔赛没有得到承认,但是它就在那里。”

  她说欧洲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的这段历史,并逐渐认识到中国为支持一战胜利所做的贡献。

  “中国正在崛起。人们说,‘天啊,我们一直不知道中国卷入了一战’。所以他们慢慢地把中国看作是和他们同一阵线的。”她说道。

  菲茨威廉姆说纪录片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十分困难,尤其是她不会说普通话,只能通过翻译的文件将她对历史的了解串在一起。

  “我本想去了解更多新发现的材料的。任何一个纪录片制作人都会想要过一遍所有的目击者的记录。”她说。

  她希望可以进一步挖掘这个故事,或许再做个长点的纪录片,和一个中文版的。

  每当她了解到越多的信息,她就越对这些华工的故事感兴趣。

  一些华工因为伤病,曾住在一个有中国医生和护士照料的医院。医院每个病房都有只金丝雀,唱着歌减缓病人的痛苦。菲茨威廉姆为这个小故事深深着迷了。

  但是最后许多华工都因不堪痛苦折磨,丧失了心智。菲茨威廉姆非常仔细地调查了他们的经历。

  她说:“我想多了解些医生的报告和患者病历,看华工们是否是因为过于思念家乡或孤独寂寞。这里有封信特别感人,谈到了战争中那震耳欲聋,肝胆俱裂的炮弹声。”

  虽然大多经历过战争的人们都会面对炮弹轰鸣的恐惧,但是菲茨威廉想要进一步探寻华工们精神崩溃的临界点。

  她说:“他们被带到这个陌生环境,残忍血腥的时代突如其来地降临——我想知道更多细节,这些故事令我着迷。”(信莲)

【编辑:郭炘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