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监控门仍在发酵 奥巴马欲重新考量监控体系

2013年12月24日 09:5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2013年即将画上句号,而最近被各大媒体评为年度热点的美国“棱镜门”事件却仍在继续上演。12月20日,斯诺登再曝内幕,称美国情报机构的秘密监视对象远超白宫声称的“潜在罪犯或恐怖分子”范畴,包括联合国机构、欧盟专员、慈善组织和中东地区的“小伙伴”等都在其监控目标之列。

  同日,奥巴马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称他将在2014年1月就各方提出的国家安全局(NSA)改革建议作出一份“措辞明确的声明”。此前,美国白宫刚刚发布了一份来自情报和审查小组的报告,针对NSA收集情报工作提出了46项改革建议,其中包括停止收集美国民众电话记录和限制监听外国同盟等内容。

  一面是不断拉开的监听“黑幕”,一面是义正言辞的改革宣言,这场“窃听风云”似乎在辞旧迎新之时被各种力量推向转折点。

  压力下的妥协

  今年6月初,美国国安局、中情局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向世界披露了“棱镜计划”相关内幕,引发轩然大波。美国长时间、大规模、多领域的监控让其竭力营造的“人权卫士”形象遭到质疑,惹恼了美国的“小伙伴们”,也引起了联合国的注意。

  12月18日,在联合国记者协会主办的年度晚宴上,潘基文公布了一段以“监听”为主题的恶搞视频,对NSA的“棱镜门”事件进行了调侃。此前,联合国发言人哈克曾敦促美国遵守1961年缔结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此外,美国的“好邻居”墨西哥表示,监视行为给两国长久以来的友好关系蒙上了阴影。德国总理默克尔则称“朋友之间的窃听,就是不行”。调查显示,奥巴马甚至因此失去了72%的德国民众的信任。

  来自美国国内的舆论压力也丝毫不亚于外界的声讨。本月16日,美国华盛顿联邦法庭法官裁定,美国国家安全局搜集大量民众电话记录的做法损害了公民隐私权,这一做法可能违宪。在12月17日举行的白宫会议上,美国最大科技公司的高管对奥巴马总统警告说,国家安全局的监听项目正在损害他们的声誉,并可能危害国家整体经济。美国8家互联网大公司也发表了一份联名公开信,敦促美国政府对网络监听活动尽快实施改革。

  面对内外夹击、争议重重的现状,奥巴马政府似乎开始重新考量这一饱受争议的项目,重建美国民众对国家情报监控体系的信心。

  艰难的未知数

  “棱镜门”带来的不只是争议,更是思考。自从斯诺登事件曝光后,关于窃听标准和公民自由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息。为抚平美国国内民众受伤的情绪,一些议员曾要求立法禁止国安局收集国内通话记录的行为,也有一部分保守派共和党人士和自由派民主党人士提议加强对国安局监控项目的约束,但是以奥巴马本人和情报体系高官为代表的国会领导人则一直以“反恐有功”等理由为监听项目辩护,倾向以温和的方式推动国安局改革。可以说,要对NSA进行彻底的改革,阻力远大于动力。

  这次由情报和通信技术审查小组提出的国安局改革建议报告长达308页,是“棱镜门”以来首次有变革迹象的官方消息。不过,尽管白宫发言人卡尼评价这份报告“力度之大超乎想象”,科技专家和人权运动者却认为这是“越改越糟”。大多数分析认为这些建议太过温和,不触及监控项目的根本,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古今多少事,皆因利而起。国安局源源不断的监控情报给美国带来的经济利益与外交优势不言而喻,改革现有的监听体制,实属重压之下的无奈之举。报告中的建议最终有多少能通过,又有多少能确保被落实?整个世界都在等待。(武 玥)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