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媒:美国长期对恐怖主义反应过度

2013年08月08日 10:1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6日文章】题:美国对恐怖主义的长期过度反应(作者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特派记者、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新闻评论员特德·科佩尔)2014年的6月28日,将是一起历史上或许最重大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100周年纪念日。那一天,波黑塞族人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枪杀了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怀孕的妻子,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在战争中伤亡的军人和平民达到3700万。

  如果真的要为恐怖分子建一座名人堂的话,那么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无疑值得被考虑为最有效的恐怖分子。

  最初反应过于谨慎克制毕竟,恐怖主义的目的就是造成过度反应。它是弱者诱使强者自残的途径——“基地”组织和类似的组织无疑把恐怖主义作为战略重点加以依赖。

  这似乎奏效了。当下,由于察觉到存在美国目标受到袭击的威胁,美国本周关闭了19个驻外使馆和一些领馆以及规模更小的外交机构。与此同时,美国对也门的“基地”组织武装分子发动了无人机攻击。

  不过,按照一战的标准,美国对当代恐怖主义侵扰的反应相对温和。在将近10年的恐怖主义挑衅期间,美国政府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克制。1993年2月,在我们大多数人对“基地”组级尚无真正认识之前,后来被确定为9·1 1事件主谋的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就出资对世贸中心发动了一次攻击,那起汽车炸弹袭击造成6人丧生,1000多人受伤。

  5年后,“基地”组织同时对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发动攻击,造成220多人丧生和4000多人受伤。2000年10月,“基地”组织的间谍用一艘装载炸药的小船撞上停泊在也门港口的美国海军“科尔”号驱逐舰。17名美国水兵丧生,39人受伤。

  这些袭击事件均发生在比尔·克林顿总统任期内。

  在每起袭击中,美国的反应都是谨慎和克制的。美国实施了一些秘密和特殊行动,起码在两次行动中差一点儿打死或抓获乌萨马·本·拉丹。克林顿政府的反恐政策,如果有错的话,那就是过度谨慎。

  批评人士或许认为,在克林顿政府期间,华盛顿的软弱助长了“基地”组织在2001年9月11日发动最惊天动地和毁灭性的攻击。不过小布什总统最初在下令对9·11袭击作出反应时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克制。美国秘密情报人员同特种部队合作,协调阿富汗当地的反对派武装,对塔利班发动地面打击,同时美国空中力量也向逃往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发动攻击。

  恐惧心理导致反应过度仅在18个月后,随着美军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美国开始给自身造成伤害,而这种伤害是外部力量所无法造成的。在伊拉克战场上,有4500名美国军人阵亡,32000人受伤。这场战争的花费远远超过1万亿美元。

  萨达姆被绞死了,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然而,前几届美国政府都了解萨达姆作为制衡伊朗的地区力量的价值。看看眼下的伊拉克,我们很难觉得在那里的牺牲让美国收获良多。不仅如此,在我们试图从阿富汗脱身之际,也无法把美国在那里的成就视作以鲜血和财富为代价换来的好东西。

  在国内,美国建立了一个与国防部门、警察和情报机构、通信系统、社交媒体、旅行网络及其附属的安全设施相互交织的如此巨大、昂贵和不可动摇的反恐事业,以致要想缩小其规模,更不要说解散这样一个结构,都是徒劳之举。

  刚过去的这个周日的电视访谈节目回荡着罕见的党派一致的声音,即所截获的“基地”组织领导人艾曼·扎瓦希里和“基地”组织在阿拉伯半岛领导人之间的“谈话”足以预示,对于政府关闭使馆的决定几乎没有质疑。

  对危险信号反应不足造成去年9月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班加西丧生一事,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当前事件反应过度。归根结底,“基地”

  组织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足以让华盛顿下令19个使馆拉起吊桥、躲避起来。

  在今后几年,恐怖分子会杀害无辜的平民吗?当然会。他们在100多年前就这样做了,那时他们被称作无政府主义者。因此,一个负责任的民族国家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护它的公民。不过,彻底消除恐怖主义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我们将如何适应这一威胁。

  我们创造了一种恐惧经济、一种恐惧行业和一种国家恐惧心理。“基地”组织绝不可能独自做到这些。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恐怖分子获得和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噩梦一直存在。但我们过分关注那一遥远的可能性,并因此制约我们的生活和自由,这将使我们的恐怖主义敌人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编辑:董煜坤】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