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五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会谈取得积极成果

2013年07月12日 14:1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共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积极成果。

  在经济对话中,双方就事关两国和世界经济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双方承诺促进经济结构改革和可持续、平衡发展。美方承诺增加投资,提高储蓄率,削减赤字,降低债务,致力于实现中期财政可持续性,并高度关注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和国际影响。双方将及时与对方讨论重大经济政策。双方承诺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倡导多边开发银行强化贷款能力,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

  双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开展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美方承诺公平对待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中国投资者保持开放的投资环境。美方承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所有的投资审查都仅限于国家安全,而不是经济政策或其他国家政策。

  双方重申,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美方承诺在出口管制体系改革过程中给予中国公平待遇,认真考虑中方关切。美方承诺以合作的方式,向迅速、全面地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方向努力。

  美方承诺向中方通报《天然气法案》中关于向中国等非自贸协定国家出口液化天然气进行评估的法定要求。

  双方同意加强金融合作,包括金融机构监管执法、跨境监管、影子银行、场外衍生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等领域的合作。美方欢迎中资金融机构投资美国市场。

  在战略对话中,双方就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增进战略互信,构建双方在亚太良性互动格局,拓展在气候变化以及中东、南亚等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合作进行了坦诚、深入和建设性的对话。

  两国有关部门举行了第三次中美战略安全对话、第一次网络工作组会议等子对话,还进行了气候变化、海关、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联合国维和、南亚事务、拉美事务等对口磋商。

  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各自的成功攸关彼此利益。双方同意继续采取积极行动,全面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双方同意加强两国高层交往和各层次对话磋商,决定继续改善和发展两军关系,探讨制订中美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积极扩大和深化气候变化、能源、科技、司法、海洋、海关、核安全、林业、反恐、执法等领域对话合作。

  双方认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应该从亚太做起,双方应就地区事务加强沟通协调,努力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共同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中方阐述了在东海、南海等敏感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中国坚定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主张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协商谈判妥善处理和解决有关领土争议。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实,明辨是非,不做任何可能导致问题复杂化的事。

  双方就朝鲜半岛局势进行了深入沟通。中方重申坚持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呼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尽早重启六方会谈。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

  双方将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对话与协调。

  在网络安全问题上,中方阐明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双方就网络工作组机制建设、两国网络关系、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一些合作倡议,同意今年内再举行一次网络工作组会间会。

  中方阐述了在台湾、涉藏、涉疆、人权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自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彼此利益和差异性,妥善处理分歧和摩擦。

  汪洋强调,理解和互信是中美两国走向合作共赢的重要前提。相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继续成为扩大共识、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共同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杨洁篪指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两国元首确定的方向,坚定信心,运用智慧,拿出行动,就一定能够完成这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大事业。

  双方积极评价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的重要作用,同意进一步完善这一机制。双方宣布建立元首特别代表热线。(记者王丰丰 樊宇 易爱军)

【编辑:李夏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