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印度民众不再迷恋甘地家族 其魅力已成过去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3月19日 14:31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参与互动(0)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当年尼赫鲁曾把印度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却没有在他自己的国大党内建立起民主制度。国大党内部并无更多民主,有的只是对尼赫鲁—甘地家族的一味奉承

  在印度人眼中,印度自独立以来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掌管在尼赫鲁—甘地家族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今年41岁的拉胡尔·甘地恰好属于这个显赫政治王朝中的新生代。他的外曾祖父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印度首位总理,祖母英迪拉·甘地是印度首位女总理,父亲拉吉夫·甘地曾是印度最年轻的总理,母亲索尼娅·甘地则是目前执掌印度的国大党主席。

  与其先辈不同,拉胡尔从2004年开始步入政坛就被各种质疑所包围。为了证明自己作为印度未来领袖的能力,他选择以尼赫鲁—甘地家族的故乡北方邦作为突破口。瞄准被誉为“2014年印度大选半决赛”的北方邦2012年议会选举,拉胡尔试图通过自己的草根竞选策略来重振国大党士气。

  自今年2月份北方邦议会选举拉开帷幕以来,人们一直关注“拉胡尔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使国大党摆脱20年多年来在这个有着2亿人口的大邦徘徊的政治迷茫状态。

  然而,3月6日公布的北方邦议会选举结果表明,国大党获得的议席远远低于预估的40—60席,仅27席,在该邦四个主要政党中排名末位。

  印度政治分析家维诺德·梅塔说,“不能仅仅把这视作拉胡尔的失败,而应解读为尼赫鲁—甘地家族影响力的失败。

  甘地姓氏留不住国大党“粉丝”

  没有在北方邦议会选举中得到更多选票倒也在国大党意料之中,而最让国大党震惊的莫过于它在尼赫鲁—甘地家族三个家族传统选区落败。或许是出于对尼赫鲁—甘地家族的热爱,无论举行全国大选还是邦选举,也无论哪个政党在北方邦执政,这三个选区——莱·巴莱伊、阿梅提以及苏尔坦普尔,选民都会毫无二心地效忠国大党,因而被视为尼赫鲁—甘地家族瑰宝的象征。每逢5年一度的印度全国大选,尼赫鲁—甘地家族都会派家族成员或者家族的朋友到这里竞选。

  目前,拉胡尔是阿梅提选区的议员,索尼娅·甘地是莱·巴莱伊选区议员,苏尔坦普尔则由尼赫鲁—甘地家族分配给其家族朋友桑亚伊·辛格。然而,就是在这样原本属于囊中之物的邦议会选举15个议席中,国大党竟然在巴莱伊和苏尔坦普尔满盘皆输,只在阿梅提选区中得到2席。

  其实,早在这次选举之前,许多印度媒体便在阿梅提等选区发现尼赫鲁—甘地家族影响大不如前的种种迹象。

  当拉胡尔在阿梅提向选民表示,“北方邦正在变成一个我的家,而阿梅提却是我的第一故乡”时,一些村民却高呼“你背叛了我们”。他们拒绝拉胡尔的妹妹普里扬卡有关支持他哥哥的呼吁。一些印度媒体讽刺道,纵然拉胡尔和普里扬卡拥有令人嫉妒的甘地姓氏,但看来也难以吸引选民了。一些印度人则再次对尼赫鲁的甘地家族中的甘地姓氏的由来追根寻源。

  国大党内曾一味奉承甘地家族

  虽然拉胡尔在选举结果公布后立即表示要对国大党选举失败负责,但公道地说,自从2004年当选为阿梅提议员后,拉胡尔就在刻意保持低调,他没有去追求成为一个内阁部长,而是积极组织青年国大党成员,试图重建国大党的基层组织。

  很多人说,当年尼赫鲁曾把印度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却没有在他自己的国大党建立起民主制度。通常国大党内部并无更多民主,有的只是对尼赫鲁—甘地家族的一味奉承。尽管在国大党外部,拉胡尔是一个经常受到攻击的软目标,但是在国大党内,他却成为那些想获得升迁的人的资源。

  或许是想有意避开人们的奉承,同时也想用靠自己的实干来获得党内承认,拉胡尔一直在勤勉地工作,他经常行走在印度北方邦农村,甚至与低种姓“不可接触者”一起吃饭、过夜,与公众交流,他的印地语说的比父亲要流利得多。

  不过,北方邦选举结果表明,拉胡尔这种“亲民”举动似乎并没有改变民众对国大党长期形成的高高在上的印象。

  阿拉哈巴德大学研究员纳拉扬指出,拉胡尔与普通人打成一片,这些打破常规的做法为他在各个种姓和各个阶层民众之间,塑造出一种真诚、专注和有良知的领袖形象。大学教授拉克什曼称,“当人们看到拉胡尔坐在达利特(指低种姓)的家中时,如同在看一场精心策划的戏剧。这种结果再次显示出甘地的名字已经一名不文。”

  而印度一些媒体则开始告诫拉胡尔,由贵族阶级说了算的民主政治模式在印度已行不通,民主政治既不能变成商业模式,也不是靠着那种今天跑到达利特的家,明天现身到哪个农民家来实现。只有持久性地接触民众才能产生说服力。

【编辑:李雨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