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 香港企业表现较差
中新网11月24日电 “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在亚洲普遍出现,其中香港企业的情况尤其严重,难道继承何以成为香港家族财富流失的裂口?
据香港商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日前选择香港、台湾及日本、新加坡500家上市家族企业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香港家族企业普遍面临“交棒危机”的困扰,继承变成财富流失的重要环节。负责研究的香港中大会计学院教授范博宏表示香港家族企业的“特殊行业构成”恰是造成“败家率”高企的重要原因。
无形资产难直接传承
范博宏分析指,房地产等行业的家族企业不受国际竞争影响,他们的创办和成长本身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特殊的人脉及商业网络,即同政府及银行搞好关系便易办事,这就不可避免地为日后企业继承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埋下伏笔。范博宏表示,人会老、会死,公司的掌舵人可以把资产传给儿子,但他本人拥有的声誉、政治联系、社会网络及人脉关系、个人魅力及独特的生产过程等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却很难直接被子女继承,老员工未必服继承人,银行也未必买账,于是第二代接手后往往会出现问题。
此外,跟第一代创业者相比,第二代所处的时代环境已发生巨变,竞争更加剧烈,市场空白点越来越狭窄,大多数企业很难继续保持过去的那种高速增长模式。“富爸爸”成功模式的不可复制和难以超越,客观上也会加深人们对“二世祖败家”的印象。相比之下,新加坡和台湾的家族企业以工业为主,营运流程较房地产主导的香港企业容易处理,下一代较易克服缺乏商业人脉的问题,继承过程中的财富流失程度也相对较小。
不甘放权成盈利阴影
在香港中大已完成分析研究的香港企业中,约58%由家族成员继承;16%选择外界专业人士管理并由家族维持控股权;26%完全出售控股权及管理权。尽管这些企业无论是交由子女继承,还是请外界专业人士打理,其财务表现都难逃大幅倒退,但研究结果亦表明,找外人管理生意的业绩仍远胜在家族中物色继承人。
范博宏表示,数据反映出香港过半家族企业无法克服管理方面的弱点,即不肯将公司业务交给专业管理人士打理。
“如果创办人没有儿子,或者儿子能力不行,往往只好拖后交接。这么做的结果只会加剧企业竞争力下降。”他还指出,多数家族企业执意在子嗣中寻找合适的接班人,纯属画地为牢,因为家族成员的可选择范围有限,其才能和兴趣未必符合企业发展要求;而且,若有多名子女均有意接班,还可能发生纠纷,甚至导致企业分裂。落后的管理理念最终损害的将是企业的长远价值。
归结起来,港企继承失败有以下五大原因:
●创办人拥有无可替代的商誉和人脉
●继承人无法掌握企业传统管理流程和秘诀
●老臣子不服年轻继承人
●缺乏一个周详的继承计划
●家族成员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