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空难案开庭 44人遇难飞行员首追刑责
2010年8月24日21时38分,伊春空难造成机上44人死亡、52人受伤。此后,机长齐全军因涉嫌重大飞行事故罪被立案侦查。
昨天,该案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
记者了解到,这是中国首例飞行员被指控重大飞行事故罪的案件。作为中国飞行员入刑第一案,受到了外界高度关注。
惨烈空难:
飞机降落时断裂44人遇难
2010年8月24日21时38分,河南航空公司经哈尔滨飞往伊春的VD8387航班客机在伊春林都机场附近坠毁。飞机上96人(其中儿童5人,机组5人)中,44人遇难、52人受伤,经济损失30891万元。
据了解,飞机在林都机场跑道外降落时发生断裂,随即发生燃烧和小型爆炸。
当时40岁的机长齐全军受伤。
庭审现场:
被起诉机长对指控有异议
上午9时许,齐全军被带进法庭,他的目光在妻子的身上定了定,没有任何表情地坐在被告人席上。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审判长询问齐全军是否对起诉存在异议,齐全军说“我有异议”。
审判长接着问齐全军是否自愿认罪,齐全军马上回答说:“法庭还没审判,我认什么罪?”
在被告人陈述阶段,法庭出现罕见一幕:齐全军表示将陈述案件的权利委托给辩护人张起淮律师,但法官开始表示不允许。因为在刑事案件的审理中,事实部分都应该由被告人亲自陈述,张起淮随即反驳,“被告人有权将陈述事实的权利委托给他人,这一点符合法律精神。”
“可是辩护律师没在现场,怎么能了解当时情况呢?”法官问道。
张起淮随即回复,“检察官也没在现场,但起诉的事实部分也是由公诉人书写的。”
昨日并未宣判。
辩护律师:
对事故调查报告提出质疑
空难发生后,国务院成立专门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发布报告。
报告称,齐全军作为事故当班机长,未履行《民用航空法》关于机长法定职责的有关规定,违规操纵飞机低于最低运行标准实施进近;在飞机进入辐射雾,未看见机场跑道、没有建立着陆所必需的目视参考的情况下,穿越最低下降高度实施着陆;在撞地前出现无线电高度语音提示,且未看见机场跑道的情况下,仍未采取复飞措施,继续实施着陆,导致飞机撞地。报告认为,齐全军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应以涉嫌重大飞行事故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据了解,齐全军也是首个被追刑责的飞行员。
而齐全军的辩护律师、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法学教授、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起淮表示,该事故报告不成立。
他认为,报告未对实际降落时的30号跑道能见度进行认定,事后无法证实能见度观测值2800米是否正确。同时,伊春机场塔台管制员与机组的通话及乘客笔录证实,机组可以明显看到跑道。乘客也提到,看到了机场跑道。
空难原因:
律师称机场硬件不合格
张起淮指出,空难是多因素造成,第一大原因便是机场硬件不合格。
8·24事件后,根据调查组的调查,根据伊春林都机场地形、地貌、气象等综合因素,根本不适合建机场。
同时,伊春林都机场未经依法严格验收,未达到开放条件。《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技术组调查报告》中记载:委员会在验收中发现54个问题,在开放使用检查中发现49个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
8月25日,民航黑龙江安全监督管理局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认为103个问题中的96个已经整改完成,其余7个问题进行了等效整改。于8月26日签发了机场使用许可证。伊春机场于次日正式开放使用。
张起淮表示,事实是委员会在审查验收中发现了157个问题,而不是103个问题。8月25日,即3天时间就对157个问题整改完毕,无法证实整改合格。
张起淮表示,这起空难背后,还有河南航空公司的管理问题。“河南航空公司未经批准,违法未审先飞。”他说,事故报告可以证实,民航河南监管局违反规定,在河南航空未取得哈尔滨至伊春航线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审定同意该航线的运行许可。“事发时是2010年8月24日,事发后,为弥补过错,民航东北局于9月6日,也就是事故发生后的10日内,赶紧颁发了经营许可证。”
赔偿金额:
或将突破此前每人96万元
据央视报道,空难发生后,44位遇难者中,30位的家属很快和航空公司签署了免责协议,并拿到了96万元的赔偿,其中的法定赔偿为59.23万元。而当时96万元人民币的数额也创下了赔偿额之最。
但是,有法律专家表示,免责协议是在航空公司无过错的情况下才能成立,而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这是一起责任事故,如果此案开庭后飞行员被追究刑责,那航空公司也有责任,那么之前商定的赔偿数额将可能发生变化,或将突破96万元的数额。
而11名还未签署协议的遇难者家属,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诉求更高的赔偿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