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茂名贪官收钱上千万元助57人升迁 连挖掘机都收(2)

2012年05月16日 07:4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向罗荫国行贿20多万

  朱育英一面在疯狂“卖官”,深谙此道的他,也在一面想法为自己“买官”。2008年,朱育英为谋求茂名市副厅级职位,约请茂名市原市委书记罗荫国吃饭。期间,朱育英贿送给罗荫国20万港元。

  由此,在罗荫国的关照下,朱育英于2008年底升任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厅级)。朱育英在2004年至2009年期间,先后在春节期间,分四次送给罗荫国现金共计人民币8万元。

  投案不交代 检察机关从外围突破

  据了解,2011年2月,茂名市原市委书记罗荫国被广东省检察院带走调查,朱育英感到“比较紧张”。当年3月19日,广东省纪委在茂名召开了全体干部大会,责令“有问题”的官员在4月10日之前向专案组主动交代,以争取宽大处理。在离期限届满前几天,朱育英来到专案组,“交代”称曾经收受过一点红包,总额大约有几万块钱,已经上交给了信宜市纪委。

  专案组经过分析,认为朱育英存在受贿的可能性很大,肯定远不止其交代的这几万块钱的问题。于是专案组决定,一方面由纪委出面和朱育英谈话,敦促其主动交代问题;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在外围收集朱育英受贿的相关证据,寻找案件突破口。

  经过外围摸查,办案人员掌握了朱育英部分直接、扎实的证据,当办案组向朱育英摆出证据时,朱育英只得交代了其受贿达1千多万元的犯罪事实。

  朱育英: 也曾廉洁自律

  本案开庭前,朱育英在广东省看守所接受了采访。略显苍老的他,谈起自己从一名廉洁自律的好干部到阶下囚的心路历程,期间几度哽咽。

  朱育英是一个从基层干起,一步步走上来的官员。朱育英介绍,他1970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最初在茂名市电白县当老师。后来在茂名山区建设时参加了文艺宣传队,后被选入广州铁路局任宣传、组织干事,一直到1983年被调回老家电白县羊角镇担任镇长、书记、电白县副县长,2003年到信宜担任市委书记。“我没有任何后台,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也从来没有托过哪个领导。”朱育英说。

  打开缺口后,就收不住了

  谈到自己的堕落过程,朱育英讲,开始时别人送钱都不敢收,怕出事,但后来一打开缺口,就收不住了。“当时过年过节都有人送红包,茂名有这种风气,但我一开始都不敢收,全都拒绝了。”朱育英说,一直到2006年他才开始收一点红包,一般是几千块钱,多的也有几万块。“刚开始收钱的时候心里很恐慌,但打开这个缺口以后,就收不住了,因为这些送红包的人私底下都会有交流,你收了张三的不收李四的,他就会对你有意见。”

  朱育英说,他当时也想过退还,但在那种环境下很难退。“这就好像病已经上身了”。直到后来最多一次收了100万元。收了这么多钱,但朱育英说他一分钱都不敢用,心理上有点害怕,钱他都以朋友的名义存在银行。

  “不想再为自己推脱”

  朱育英说,自己刚进来时想不通,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比较倒霉才会出事,但经过检察官的开导,慢慢也开始想通了。

  “人错了就是错了,我是一个硬汉,不想再为自己推脱,法律怎么制裁就怎么制裁。”朱育英说,他很后悔。他说:“我以后要出一本书,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警戒后来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文/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韦磊)

【编辑:张尚初】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