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逆差被疑危险信号 社科院:资本输出战略性变化
人民网北京2月27日电 (周素雅)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办、工业经济研究所承办的经济学部“2015年经济形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主题对我国经济形势进行探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表示,2014年国际收支中资本与金融项目出现逆差,有媒体将这作为中国经济的危险信号。这是因为中国在扎扎实实地开始输出资本,这是经济转型的信号,不是危险信号。
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7.4%,通货膨胀2%。“看起来进一步下滑不可避免。但把下滑看成是衰退是不全面的。”李扬认为,观察中国经济形势至少应当有三个层面。一是数量层面,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水平、PPI、财政收支变化、货币供求、国际收支等等;二是效益质量的变化。三是改革的进展。
“数量的变化是一个侧面,效益质量变化是一个侧面,改革的进展又是一个侧面。我们全面观察这三个侧面以后,才能全面对中国经济当前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有清晰的认识。2014年第三产业增长8.1%,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增长0.8个百分点。经济转型的目标之一是要提高三产比重。提高三产比重的前提是三产增长速度超过二产,这在2014年实现了。从投资增长型、外需引导型的经济增长转变为内需引导型,这个变化在2014年也显然发生了。”李扬说,新常态的一个关键变化是速度略有下降但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李扬介绍说,去年在国际收支中资本与金融项目出现逆差。媒体将这视为中国经济的危险信号,其实这正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信号,因为中国开始扎扎实实在输出资本。过去虽然也在输出资本,但是以石油美元定值的高流动性资产方式输出,而现在的资本输出主要用于投资,这是战略性变化。
局部地区为例,2014年上海GDP增长7%,投资增长率6.5%。首次出现GDP增长率高于投资增长率。李扬分析说:“这说明它GDP的来源在投资增长贡献率下降的时候得到了支撑,找到新的一些来源。现在很多现象都在发生。所以,经济下行时,而且在进一步下行压力情况下,我们要看到质量效益指标的提高,以及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观察中国经济形势时,必须有改革这个维度。”李扬介绍说,2014年行政审批制度减少300项。一方面,上海自贸区试验新体制,另一方面全国配合这次变化。“这边减少正面清单,那边提供负面清单”,然后再全国范围内逐渐减少负面清单。同时,在商事制度上2014年发生了大变化,商事制度简化了,办企业限制少了。在这样的变化下,1300万个企业建立起来,而且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一个企业可以吸纳1300万的就业,所以在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时,就业仍在在增长。另外,去年年末启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在转型过程中可能会有社会动荡,为适应这样的局面中央提出了“宏观稳定、微观搞活、社会保障制度兜底”。
“我们对当前的形势应当全面地认识,数量下行趋势确实存在,压力有,问题也有,但同时要看到,质量效益的提高、改革的推进。多方面综合起来看,就是新常态。我们正逐渐、稳步向更讲质量、更讲效益、更注意环境保护、环境更加优美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加适度的状况过渡。”李扬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