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七日电 题:透明与高效 中国管好“钱袋子”尚需大力气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今天,中国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作了二00五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今年的审计报告中,有喜也有忧。
从审计结果看,二00五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中央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当年超收收入的一千六百三十多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了薄弱环节和历史欠账。各项社会事业、区域经济协调都得以发展。投资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专项财政资金确保各项工程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李金华在审计报告中还是指出了不少问题。“至二00五年底,尚有国债资金两百三十多亿元没有安排下达或投入使用,占当年可安排国债投资的两成多。”这既影响了国债投资的预期效益,也增加了政府的债务成本。
目前,中国中央补助地方支出已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五成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四成五。但在转移支付上,内容交叉重复、没有管理办法或管理办法未公开。而这些资金动辄就是几百亿元。中央补助地方支出预算编制还比较粗放,透明度还不高。这既不利于有效管理和分配这部分资金,也不利于加强监督管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中国已不再是囊中羞涩。政府支出,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支出,动辄百亿。国库渐丰的同时,透过李金华的报告,提高透明与效率,似乎成了中国管好“钱袋子”必须要跨越的门槛。
李金华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既有财政体制、投资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影响,也有管理不严格、制度不落实的因素。从管理层面看,有些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还存在一些不够公正、公平的问题。预算编制和计划安排比较粗放,公开透明度比较低,导致执行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不利于增强自我约束、加强外部监督。”
“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划分还不够明晰,转移支付和投资项目设置目标还不够明确,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安排的项目内容重复。加上中央财政统得过细,在预算管理级次多、资金链条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利于加强项目管理,影响中央预算资金的科学使用。”
今年,是中国国家审计署连续第十一年对中央预算进行审计。几乎在每次审计中,都能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每次审计结果公告后,在尽量挽回损失、追究责任人的同时,中国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正是在这十一年的审计体制建构与完善进程中,中国在改革中逐步向前走。但改革还需要进行下去,尚需花更大的力气。透明与高效仍是中国的追求。唯其如此,中国的发展才能走得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