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地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VS能够更好地引导专才的诞生
上月,在教育部公布了“20个教育重大关键问题”中,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这一项格外引人注目,而“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执一词。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翁新楚在不久前闭幕的上海“两会”上表示,由于基础教育受高考指挥棒的约束,大多数中学生在文理分科后,学习科目的范围、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主要还是根据高考的科目而定,人为地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不利于素质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则认为,国家目前缺的恰恰不是全才,而是专才。目前活跃在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大多是文理分科之后涌现出来的,他们从小就树立了在某个领域发展的志向。文理分科能够更好地引导专才的诞生,让学生更好地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某个特定领域寻得更好的发展。
“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贸然取消文理分科,会导致更大的混乱和更多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拟向全国人大提交长达近5万字的建议书,建议继续保持文理分科。他表示,文理分科非导致学生文理偏差、畸形发展的必然因素和唯一因素。只要对高中课程与教学进行合理改革,继续保持文理分科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则表示,文理分科已经是落后思维,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性是必要的。若按类别分成数学、实验科学、人文科学等,他很认同。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说分不分,其实应该跳出这个思维,从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来考虑要不要分。”但他也强调,高考制度要配套,否则没法动。
在广东“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吴颖民提出,高中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育阶段,往下是9年义务教育,带有强迫性,主要功能为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往上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大学,需要选择方向和专业。而高中就好像一个“直杠和分叉的连接部分”,既要提高综合素质,又要为专门人才成长做准备,形成学生的特长优势,因此高中进行文理分科是需要的,但过早的文理分科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报特派记者 许琛 王晓云 尹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