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一个神圣、光辉的职业。当前,尊重知识,关爱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一名教师是很幸运和快乐的事!“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它肩负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重职责,作为大学的教师,有责任在这三个方面有所担当、有所贡献。
在和谐中享受科研
自由探索的精神植根于兼容并包、宽容厚爱的土壤里,创新思维的火花孕育于宽松、和谐的氛围中。
从我回国做教师的第一天开始,我便切身感受到了一种被关爱、被尊重的氛围。上自教育部、科技部、上海市,下至学校、系里,都对我的成长给予了全面的关心与支持:大至科研经费,小至生活住所,从硬件支持到情感关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目前,中国的基础学科,如物理学已经最大程度地走向了世界,国家的投入,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虽然还没有拥有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同样的研究条件和研究环境,但我们这一代中国的科学家所获得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起步很关键。刚到复旦时,学校便给了我充分的自主权,提供项目、平台、团队等全方位的支持,很快建立了当时在国内尚为研究空白的复杂量子材料的电子结构研究组,随后又从海外引进了3名同领域的优秀青年教师,迅速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上海市科委的“启明星计划”,市人事局的优秀回国人员资助为我的事业顺利起航推波助澜;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众多的资助计划一次次地为我的科学研究注入“血液”。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的科研在萌芽期便开始茁壮成长。
复旦物理系所特有的民主管理、教授治系、“一个教师一个课题组”的体制为我的科学研究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在这里,教师作为独立的学术主体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我可以按照自身科研兴趣自主创新、独立发展,不受年龄、资历所限,不被前辈研究方向所囿,在宽松的氛围里、在广阔的空间中无拘无束地自由呼吸,心无旁骛地潜心学术,大展身手。同事之间的互相关心与帮助让我无比感动。刚到复旦时,王迅院士亲自托人为我找房子;有新的经费来时,资格老的教师总是把它让给新人搭建实验平台……
在如此优越的环境、和谐的氛围中,与志同道合者默契合作,享受科研所带来的乐趣是何等幸福的事。而因为有乐趣、因为有热爱,才有创新的才思泉涌,智慧的火花喷薄迸发。目前,我们课题组已渐入佳境,合作者之间磨合得很好。今年,我们有3篇文章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我还担任了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子课题的负责人。目前,我正主持建设复旦大学在中国第一个在建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上的复旦光束线,这将是我国大学在这样一个国家大科学装置上建设的第一条光束线。这将为复旦科学家提供很好的机遇,将进一步促进同步辐射的应用并最终对中国乃至亚洲的材料、凝聚态和环境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享受这样的大投入,接触到这样的大项目,是在美国和我同龄的很多同行所无法企及的,这也是对我科研实力的大检阅和绝好的锤炼。也是我回馈社会的大好机会。国际的同行对中国科学家的进步也刮目相看,在最近结束的国际超导中的谱学系列会议上,我们毫无悬念地争取到了2010年大会的主办权。
在快乐中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教学始终是第一天职。我一直把教学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尽己所能地将所学倾囊传授给学生,毫无保留地与学生分享研究心得,与学生一起进步、一同成长,在教学中育人也育己。同时,我向老教授“取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学生化枯燥的学习过程为愉悦的精神之旅,让学生在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更接受到人格的洗礼,既启迪学生心智,又陶冶其情操,努力以优质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其日后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目前,我除了指导5名本科生、11名研究生、1名博士后的科研,讲授研究生课程之外,还给本科生讲授《科研实践》和《大学物理》两门课程。年轻的学子思维活跃、富于创新,通过教学实践与其进行亦师亦友的亲密接触,感受其年轻昂扬的心态和求知若渴的欲望,使我的学术之心永远“年轻态”,同时还获得了受人尊重的愉悦感和为人师表当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感,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研互促的效果。爱学生、爱教学、甘为人梯、为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铺路架桥所获得的快乐并不亚于科研给我带来的乐趣。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更要有仰望天空的胸怀,努力地倾己所学,为社会奉上一项项卓越成果,输送一批批优秀人才,为科技的进步、为民族的复兴贡献心力,增添荣耀,才能无愧于社会的厚爱,无愧于心。(封东来)
封东来:复旦大学教授,现年34岁,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科学家奖,该奖项是是国际上表彰青年科学家的最高奖项。封东来是自1987年以来,继袁隆平、王选、陈章良、陈永川分获教科文组织科学奖、青年科学家奖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五个中国人。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发表了30多篇论文,其中12篇发表在最有声望的《自然》、《自然:物理》和《物理评论快报》等世界一流杂志上。他的工作已被引用超过1300次,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