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披露: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
薛江华 尹安学 王普
广东作为一个外来工大省,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对外来工而言,拥有广东户籍仍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梦,但让下一代在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里顺利地读书升学甚至参加高考,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
全国两会前夕,教育部公布了一个新消息:今年有望启动“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的调研工作。进城务工人员对此都很关心:广东能否先行先试?为了找到答案,羊城晚报特派记者专访了在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
数字:外来工子女学生全国最多
羊城晚报:广东是众所周知的外来工大省,大家都很关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能否在广东先行先试?
罗伟其:我想先介绍一些数据。截至2009年底,广东共有278万非户籍人口子女在广东接受义务教育,占全国的1/3多,其中80%又集中在珠三角,以深圳、东莞、广州和佛山的外来工子女比例最高,而深圳和东莞的外来工子女人数更是占到了本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3。如果从全国范围来比较的话,约有1/4的省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还没有广东外来工子女的学生人数多。
羊城晚报:广东在解决外来工子女就读问题上的具体情况如何?
罗伟其:之所以要强调一下这些数据,就是为了告诉一些不太清楚状况的人,让他们知道广东解决外来工子女就读压力非同小可。国务院有规定,解决外来工子女就读主要在义务教育层面上,实行两为主: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广东一直在努力,也很重视,现在可以说已经较好地实行了“流入地为主”,广东的外来工子女有一半多在公办学校就读,不足一半在民办学校就读。
现实:广东不具备先行先试条件
羊城晚报:广东在解决外来工子女就读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离“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还有一定差距。
罗伟其:这是因为广东每个市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这几年采取了“一市一策”的办法。每个市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研究怎样解决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如中山、东莞等市制定“积分制”政策,又如我们从去年开始在全省取消外来工子女的借读费,这也是外来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一个重大成果。
羊城晚报:教育部门如何看待《规划纲要》(2010-2020)里突破性的规定?
罗伟其:对于“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我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应该抓紧调研,积极研究制定政策。当然有条件的省份可以先行先试———外来工子女学生少的地方、压力不大的地方可以先尝试。比如有的省份,可能全省只有几万名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学生,他们可以先行先试。广东目前只能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并创造条件逐步放开外来工子女在粤参加高考。
出路:全国一盘棋才能解决问题
羊城晚报:教育公平只是一个相对的公平吗?
罗伟其:道理很简单,如果在招生计划不变的前提下,外来工子女输入多的省(市)允许这批学生在当地参加高考,就会对户籍人口不公平,降低了当地户籍考生的录取机会和高考录取率;相反,对大量输出外来工子女学生的省份来说,他们的毕业学生少了,可高校招生计划还留在本地,这样本地的升学率就高了。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问题,既不仅仅是广东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管理方面的复杂问题,要系统分析统筹兼顾来制定解决问题的政策,只有在全国一盘棋的思路下,由国家层面制定一个统一的政策,在教育投入和高校招生计划安排上对外来工子女学生输入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才能解决外来工子女在流入地升学考试的问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