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文艺橙
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的小组讨论中场休息时,正准备起身而去的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委员被记者“约”到。他爽快地说:“走,咱们找个会议室去谈!”
刚坐下,郝平委员就直入正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培养杰出人才,必须重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
作。现在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为深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平台。”在他看来,中国教育“走出去、引进来”正逢其时。
就在去年10月,美国政府就我国领导人关于扩大中美人文交流的倡议作出回应——未来4年美方将派遣10万名大、中学生到中国留学。对此,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副校长和校长、有着丰富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经验的郝平委员敏锐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将大大推动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郝平委员颇感欣慰地表示。据他透露,目前中方正在作积极准备,包括为对方提供学校信息、奖学金信息及规划教学质量评估手段等。除此之外,一个万人规模的中国校长国际培训计划也在酝酿之中。
“走出去、引进来”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需求——这是郝平委员一贯的理念,这与他曾经在美国的留学背景和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读法学博士的专业背景不无关系。多年的海外求学和在北大的跨文化学习经历使他意识到,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了解、提升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尤其对青年人的成长意义重大。在他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期间,北大与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项目为该校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研精英,这一经历让他特别看重“走出去、引进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作用。
“我们究竟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让郝平委员脸上的笑容顿时变成沉思。伴随着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他又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在今年5月份即将举行的“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慕尼黑大学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国际知名大学的校长,将同包括美国微软公司在内的一批世界知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或首席科学家一起,与中国的大学校长就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议题推心置腹地进行对话。此刻,郝平委员嘴角的笑容又悄然而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扑面而来。
“希望到2020年时,在高端国际学术会议上会有更多中国学者的声音,中国的科研成果能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语毕,他匆匆向会场走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