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圆桌”摆到两会现场
正在征求意见的《教育发展纲要》引出代表委员锐语锐评
本报特派记者 杨晓政 王曦煜
下午时分,姒健敏代表的房间挺安静,记者敲门进去,发现他正捧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看得认真。
“C9可能成为中国的常青藤名校联盟。”姒健敏有点兴奋。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上海交大、哈工大、中科大、南大、西安交大等9所国内顶尖的高校目前被称“C9”,这是CHINA 9的缩写。姒健敏认为,“今后可能会出现9校联考、名校联考。”
而在浙江代表委员们驻地的宾馆,大家不仅谈《纲要》,一些议案提案也围绕《纲要》展开。
“教育最需要多样化,学校最需要个性化。如果中国所有的大学都办成和北大一个样,那多么糟糕!”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副主委、宁波大学图书馆馆长范谊教授,对《纲要》第一次征求意见稿就写了两篇建议。
就连服装设计高手吴海燕都在关注教育问题。能在24小时之内给韩国总统夫人做好一套贵宾礼服的她,对于教育问题的提案却非常慎重,在她看来,合理的教育在某些方面,就像量体裁衣一样,但最大的区别就是,衣服做坏了可以从头再来;但是一个人的教育出了问题,基本上就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了。
观点一:“两头”不考又如何
《纲要》说,今后将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姒健敏解读:“今后可能发展成‘两头不用考’。”比如高职类院校,每个高中毕业生都可以顺利就读;而尖端高校则进行联合招生;只有中间部分的普通大学,国家会举办统一的高考。
这与范谊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亦认为《纲要》的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体现了一个多元化的方向。”今后的高校招生办法将包括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多家高校联考招生、社会和学校推荐招生、凭特长成果招收等等。“今后,各类人才都可以用自己的优势、特长敲开高校的大门,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范谊说:“上大学不再是走独木桥,而是多通道的康庄大道。”
观点二:理当取消学校行政等级
“今后,将要请教育家代替行政人员来办教育。”范谊说,《纲要》提出给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教学自主权,并且从招生自主权开始体现。
“当下的高校被过分行政化,办学自主权缺失,常常被行政命令和政策左右,高校被人为地分为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第一批招生、第二批、第三批……拨款不同,授权不同,政策不同。比如老杭大,早年就在全国高校中很有特色、很有地位的,但被人为地定为普通高校,只能第二批招生。”范谊感叹:“这是把学校凝固化了——如果社会阶层之间不能流动,就像农民如果永远只能是农民,这个社会就是个僵死的社会!”
“大学应该像企业,充满了创新、建设和个性。而每一所独特的学校,正是社会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基石。要是中国所有大学都办成北大一个模式,那多糟糕!”范谊说。
观点三:取消中考还不够,教育体系都要改
去年,吴海燕的提案提到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就是把现有的16年教育来个新的“排列组合”,取消中考,把初高中压缩为4年,大学生设1年预科,毕业后设职业教育1年,这个16年新方案,主要是解决大学生实践缺失、职业教育单薄的现状。
今年,她想得更多更成熟了: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取消中考能够解决的,整个学历教育的体系已经到了需要总体改革的时候了。她今年带来了4个提案,有2个是关于教育的。
“昨天晚上,我在北京798艺术区参加了一个活动,和北京的300多位中学师生一起探讨中学教育如何改革的问题。”吴海燕告诉记者,据她所知,目前国内山东和云南等地已经在进行中考教育模式的改革了,这是她非常愿意看到的。虽然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是吴海燕觉得,教育的改革应该会在争议声中前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