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中学校长:是否一年多考,应由学生自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代表委员中学校长:是否一年多考,应由学生自愿
2010年03月04日 10:49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关于择校、减负和招生制度,身为代表委员的基层中学校长有些新思路

  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前天,教育部举行了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表示,高考制度要坚持,同时高考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改革,千校一面、千校一张卷子恐怕是不行的。教育改革会改成什么样?“择校风”该怎样遏止?教育改革的这些热点,是两会无法回避的话题,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的代表、委员们对此有着自己的想法。

  对付择校的新思路——

  让好学校“承包”差学校

  “教改的征求意见稿,我在家从头到尾细细看了好几遍。这份纲领性的文件,对当前教改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作为一名在基础教育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光中学校长就当了26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启东中学校长王生对此感触很深。首先就是择校问题。“择校风是我国教育长期形成的,尽管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普遍存在,但在中国,择校如此明显,却很少见。”王生说,之所以择校风盛行,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

  这几年,全国人大代表朱永新一直在进行教育均衡方面的调研,昨天他对记者说,“只要学校有差距存在,就会有择校存在。学校差不多的情况下,哪个家长会舍近求远呢?”朱永新分析,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走的就是一条效率优先的道路,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模式。像大学的“211”、“985”,独立学院政策,中小学的示范校、重点校建设,名校办民校等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由于这些措施都是锦上添花,垄断排他,结果导致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那么,该如何解决“择校”“顽疾”?王生认为,必须实行教师的定期流动,校舍的标准化建设,生源的均衡化(即就近入学)。“不过,很多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要防止为了均衡而均衡。”朱永新也提醒,教育均衡改革千万不能简单地削峰填谷。首先好学校就都不会同意。校长会说:“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老师,你说拿就拿走了?”朱永新介绍,在苏州任副市长期间,苏州采取的是成立教育集团的办法,让好学校来办最差的学校,这样学校都是他自己的了,他出人力就不会心疼了。比如把副校长派去当校长,把好老师派去当教务主任。“教师人才归学校所有的这种格局已存在许多年,打破传统面临的阻力过大,改革的时候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既尊重传统,又发挥智慧。”

  关于减负的新思路——

  出台素质教育“实施指南”

  王生告诉记者,去年6月12日,省教育厅专门召开了减负工作会议,沈健厅长“铁腕”治理学生负担问题,提出了“5严”规定(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要求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健康快乐还给学生。此举得到了全省各地老师和学生的好评,但一些家长很担心:晚上、双休日为什么不上课了?会不会使学生成绩下滑?

  “家长有这些担心是正常的,文件很好,但是就怕各地执行时走样。”王生说,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启东中学不折不扣地贯彻省“5严规定”,让45分钟的课堂,每分钟都有效率;上课不再满堂灌,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做到减负增效。“我们执行了,但是就怕别的学校阳奉阴违。”王生说。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认为,应该尽快建立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他打算在本次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以全国或者全省为单位,出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指南》。“现在,对于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各地、各学校对这个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不一。”蒋建华说,全国或者省级层面出台这么一个要求,界定什么是素质教育,明确一些“规定动作”,同时也允许“自选动作”,并明确提出具体要求,指导相关途径与方法,提出具体考核办法等。有了这样的文本,各地操作起来就有依据也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了,也更利于督察,有效防止个别学校实施力度不大或者不到位。

  改革招生制度的新思路——

  是否一年多考由学生自愿

  王生认为,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办法出来前,考试还是比较合理、公平的一种选拔方式。因为从实际来看,无论是推荐还是保送,开始都很好,慢慢就会变样。在实行高考的情况下,偏才、怪才如何选拔呢?这需要各方共同重视,给偏才怪才机会,是高考选拔的补充方式,可以多渠道考评学生,多元化选拔学生。

  对于此次教改方案提出来的,对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的办法,“我认为这种办法可以稳步推进。”蒋建华表示,这种尝试有着积极的意义,不再“一考定终身”,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那些某次考试发挥失常的学生有了更多机会,但是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压力。“‘一年多考’的办法不需要一刀切,可以让学生自愿参加。愿意只考一次或者愿意多考几次,选成绩最好的一次,都可以。”本报特派记者 石小磊 戚庆燕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