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如何破除向老师送礼的“囚徒困境”

2013年09月11日 11:3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个体的小聪明最终可能让这个社会陷入作茧自缚中。送礼还是不送,送礼送什么——每年教师节,都有许多家长会为送礼而纠结。而教师节的礼品,就在博弈和纠结中,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禁令中,屡禁不止。

  昨天是我国第29个教师节,在“廉洁从教、朴素过节”的教师节主旋律下,北京多数中小学的学生家长均收到来自校方和老师的“拒绝收礼”通知。然而,这样的通知似乎让一些家长变得更加纠结,有媒体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近6成家长和学生仍准备送礼,送礼者大部分是幼儿园孩子和小学生的家长。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截至2012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1400多万人。尽管其中某些人的表现,已经让教师成为一个让人一言难尽的职业,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仍然用默默耕耘、爱心和智慧,点亮了学生的心灵,传递着社会的未来。

  有媒体报道,今年近6成家长仍准备送礼。还有家长称,“我接触的圈子,十个人中八九个都送礼”。送礼送什么,既包括自制贺卡、鲜花,当然也有购物卡、现金。因为缺乏权威、全面的统计数据,所以我们很难了解为人师表、淡泊名利的教师“金字招牌”,被侵蚀到了何种程度,但人心不古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师恩当然要感谢,但并不一定要用送礼的方式来表达,就算送礼,学生自己制作的礼物才真正是情谊满满,其乐融融。但如今的现实却是,教师节期间,师生之间传递最为火热的却是礼品卡、购物卡。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争夺稀缺的教育资源,或者获得老师在教学中的关照,家长们争先恐后送礼。二是,一些教师师德下滑,通过暗示甚至是明示,家长们不敢不送。而这两种情形中,第一种无疑更为突出。

  “不怕老师没记住送了什么,就怕记住谁没送礼”,“为了孩子不吃亏,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分析许多家长的送礼心结,明显是陷入了“囚徒困境”中。有的家长送礼是为了老师在评三好、推优等方面多给孩子机会,有的家长送礼是希望老师多鼓励孩子。与这些心甘情愿送礼的家长不同,有些家长并没有太多的“追求”,但是怕自己不送礼落了单,老师会怠慢了孩子——孩子在幼儿园吃饭都会少吃两口,于是只能跟风送礼。这就是“囚徒困境”之一。在那些主动选择送礼的家长中,他们的博弈游戏则更为复杂。为了获得更多的占有稀缺教育资源的机会,这些家长之间还会产生竞争——与别人相比,自己送的少了、档次低了可不行。这就是“困境”之二。

  所谓囚徒困境,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个体的小聪明最终可能让这个社会陷入作茧自缚中。送礼还是不送,送礼送什么——每年教师节,都有许多家长会为送礼而纠结。而教师节的礼品,就在博弈和纠结中,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禁令中,屡禁不止。随着教育资源稀缺程度的提升、物价的上升,教师节礼品的行情也是逐年看涨,据一些家长反映,“往年200元左右的礼品或购物卡,如今已拿不出手了”。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自古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感谢老师的辛勤栽培,向恩师馈赠礼物倒也是传统。古代学生与教师初次见面时,要先奉上礼物,以示尊重。但彼时的礼物,不在贵重而在情意,与此时的购物卡,已完全没有了可比性。从求人办事的“礼尚往来”,到医生的红包,再到教师节的购物卡。如同教师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教师节送礼忙现象也只是整个社会风气的“自然表达”。然而,变味的教师节礼品,却让本已分配不公的教育资源变得愈加不公,而且玷污了学子的纯真,让他们真正地输在了起跑线上。要想找回传统、质朴的教师节,必须在重塑师德的同时,让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开透明,以避免其沦为博弈的筹码。(樊大彧)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