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60厘米”,学校是参考了什么因素而制定的呢?该负责人表示,“60厘米”既考虑了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需要,也考虑了人与人之间正常交谈时的心理感受。“就像银行有一米线一样。”这位负责人解释说,除了像夫妻之间这样的亲密关系外,人与人之间谈话的最佳距离在一米左右,在这个距离上既不用费劲提高嗓音,也不会有窘迫感。距离过近,像人们挤在公交车车内,就会产生不舒适和窘迫的感觉。因此,保持一定距离是人与人交流时互相尊重的需要。“60厘米”校规,也是学校提升校园文明,培养学生“男生是绅士,女生是淑女”具体措施。
“60厘米”校规实际执行起来可行吗?这位负责人表示,该校也是首次制定这样的校规,目前还未开学,所以还很难说,要等开学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到。不过,虽然学校的德育老师会日常巡查,也要求教课老师碰到了要上前制止,但该校规更多的还是一种象征意义,表明学校的鲜明态度。即使发现有学生违反了这条校规,也不会“一棒子打死”,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即便是学生早恋了,也不会因为其违反了这条校规直接批评、惩罚学生,让学生自尊心受伤。学校会与家长沟通后,再采取教育措施。
家长
能管住早恋
关我儿子禁闭都行
与网络上几乎一边倒的声音相反,学生家长对于学校出台这样的措施,绝大部分持赞成或不反对的态度。
记者采访保定市一些高中生家长时了解到,上网打游戏和早恋是他们最担心影响孩子学习的两大“祸害”。保定市民丁女士表示,儿子上高中后,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她和爱人偶尔想给儿子打打“预防针”,儿子总是表现得很不耐烦,话说重了又怕伤孩子自尊心。听说同事孩子因为早恋甚至到了要辍学的地步,她更是感觉恐怖,发现儿子有一点苗头不对就会提心吊胆好久。“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作为家长也起不到太大作用,因此我感觉学校对男女生交往管得严一些是负责任。毕竟孩子年龄还小,懂的事少,对自己的控制力也差,需要学校约束得紧些。等他长大步入社会了,有的是时间搞对象。现在早恋耽误了学习,考不上好大学,就会把孩子一生给耽误了。”
“现在教育体制和社会压力下,无论家长还是学校,最为关注的就是孩子的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这是每个高中生家长都不能否认的。只要学校能让学生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让学生毕业时能考上好大学,别说男女生不能近于60厘米,就是把我儿子关禁闭都行。”保定市民王先生说,为了管住儿子早恋,他操碎了心。在新加坡很多中学都是男女分校的,如果保定有这个条件,他会毫不犹豫地把儿子送到男校去读书,省去儿子早恋给自己带来的烦恼。
记者调查发现,“担心早恋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是高中学生家长普遍支持“60厘米”校规的原因。
心理专家
不看好效果
学校应指导男女生交往
对于“60厘米”校规,心理专家表示疏导胜于简单封堵。
“虽然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如此校规不是特别可取,实际效果也要打问号。”省六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刘建从说。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发育,对异性产生朦胧好感,是这个阶段必然有的,也有别于成年人恋爱,不应当把它当成洪水猛兽来对待。“60厘米”校规会限制男女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在心理学上这种限制叫压抑。不得不担心的是,学生可能会在学校能管到的地方遵守,却在管不到的地方更渴望去尝试。
“因为孩子早恋问题,不乏有被家长带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刘医师表示,近期她接诊一例,孩子因为早恋问题不肯再去上学,家长无奈甚至24小时进行跟踪。但分析这些案例,根本的原因在于家庭缺乏温暖,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只关注孩子成绩而忽略其成长需求。孩子遇到问题后怕受到惩罚而不敢向家长倾诉,正好遇上自己有好感的异性,朦胧好感就变成早恋了。因此家长多与孩子进行内心交流,让孩子愿意把心里话说给父母听,发现孩子对异性有朦胧好感后应及时疏导,才是预防早恋的关键。
对于学校来说,充分利用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对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性别教育和异性之间交往指导,效果也比去限制、压制要好。 □本报记者 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