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张跃文: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特”在何处?

分享到:

东西问丨张跃文: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特”在何处?

2023年02月05日 18: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2月5日电 题: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特”在何处?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张跃文

  中新社记者 陈康亮

  中共二十大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中国证监会党委在传达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会议上表示,要坚持将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与中国市场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究竟“特”在何处?又应如何更好建设?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张跃文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这一概念?

  张跃文:资本市场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源产生,到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历史进程持续存在着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资本市场更高质量地服务实体经济这一现实要求,需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特征,构筑和形成资本市场自身的鲜明特色,突出中国资本市场的社会主义属性和发展中国家属性。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等方面。

  中新社记者: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基础是什么?这一基础与西方国家有何区别?

  张跃文:资本市场是资本所有者与需求者进行交易的场所,本质上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有什么样的实体经济,就有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与其相适应。

  对于实体经济的性质,人们通常从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具有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市场功能。但从根本上讲,这些国家的资本市场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其根本目标是维护特定阶级的利益。

  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发展资本市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给出了回答。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劳动和生产资料共同创造财富也就是使用价值,而且财富创造活动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全过程。在社会主义阶段,财富创造仍然是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集合的过程,财富分配是在参与财富创造的要素所有者按照各自对财富创造的贡献进行分配。

航拍上海浦东陆家嘴夜景。张亨伟 摄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份额,不只是取决于各自的投入,更要取决于各自的“贡献”和供求状况。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参与生产,而且有权力按照市场原则参与分配,这确立了资本在社会主义大生产中的地位。基于所有权和分配权的资本交易及为资本交易提供服务的资本市场自然也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另一大国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新中国诞生以来,虽然中国的物质生产能力有了极大提高,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体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中国的资本市场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需要更多地从促进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和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角度完善服务,畅通资本、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解决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这与西方资本市场在宏观上主要关注解决总量问题是有明显区别的。

建设中的深圳大百汇中心广场。陈文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些目标,未来还须加强哪些方面改革?

  张跃文:从功能来说,资本市场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双方这一依存关系适用于大多数经济体。但是如果从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来划分,各国又会有很大不同,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在发展目标上具有自身特色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这个阶段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显然,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应与实体经济发展目标保持协调一致。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资本市场的主要任务则是支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单纯的融资总量扩张已经不是市场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志。

  新时代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基础制度建设,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根本宗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龙头,带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在前期科创板、创业板试点经验基础上,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并相应地调整、补充、完善股票上市、交易、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和退市等基础性制度,全面提高中国股市运行的市场化水平。

北京人民大会堂外景。汤彦俊 摄

  中新社记者: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中,该如何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张跃文: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各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路径均有差异。崇尚自由市场经济思想的西方国家,其资本市场大多走的是从自由放任的发展模式向有监管的自由市场模式逐步演进的发展路径,尽可能限制政府的作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尽管早期也曾短暂经历过自由市场模式的探索,但总体上还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发展模式”。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组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在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的长期进程中,政府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仍需充当资本市场制度的设计者、资本市场机制的建设者、资本市场运行的监管者。此外,政府还需扮演资本市场中的特殊投资者,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需要强调的是,政府行为不应代替或者干扰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其主要目的是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要通过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建立健全约束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妥善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利益,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发扬金融企业家精神,不断强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完)

  受访者简介:

  张跃文,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

【编辑:刘欢】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