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开通3小时内——中山出入车流超2万辆

分享到:

深中通道开通3小时内——中山出入车流超2万辆

2024年07月01日 13:40 来源:南方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车主连夜排队抢先体验“首发”、深中公交“一票难求”、“中山—香港”跨境巴士率先上桥……6月30日,横跨珠江口的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顷刻激活,车流如梭,粤T车流涌入深圳,粤B车群驶向中山。

  据统计,6月30日15时至18时,深中通道通车仅3小时,从中山出入深中通道的社会车辆超2万辆。

  深中通道开通首日,记者走进深中通道在珠江西岸的登陆点,直击深中跨市公交、深中航空港、跨境旅游巴士下车点等多个火爆的“首发团”现场,见证深中通道为大湾区带来的“乘数效应”。

  ●曾艳春 罗丽娟 雷海泉 苏芷妍 苑世敏 杨慧荣 廖冰莹 伍杰 何伟楠 梁诗婷

  熬夜排队体验“首趟”

  “期待成为第一批登上深中通道的车主。”6月30日凌晨,记者在深中通道中山翠亨东站发现一辆来自香港的车辆。车内,“95后”香港青年林浚荣表示,已准备好睡袋、快餐,计划通宵等待通车时刻的来临。在这辆车的后方,沿着路边已排起“车龙”。

  “这对广东乃至我们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祖籍顺德的林浚荣为了抢抓机会,甚至提前请了年假。

  “去年开始,我每隔几周就回内地,发现这里的生活很便利。半年前,我就在关注深中通道的开通。”林浚荣说,这不仅将加速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融合发展,对珠江口西岸城市来说也是一次飞跃式的发展机会。

  跨市公交“一票难求”

  在深中通道通车前夕,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紧急通知,6月30日当天的深中跨市公交车票已售罄。

  6月30日13时55分,深中跨市公交投入运营,三辆全新的蓝色公交车从中山博览中心缓缓驶出。

  “上桥的这一刻,一定要记录下来!”作为首批深中跨市公交体验官,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中林坦言,公司总部在中山,分公司和部分研发团队则布局深圳,深圳市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板块。

  “深中通道一开通,我们和客户的联系更紧密了,员工跨城上班更便利了。”吴中林说,半个小时车程让深中同城生活有望成为现实。深圳与中山之间的产业协作、创新研发、创业就业联动的可能性都将增加。

  长期从事中山与香港两地招商工作的李俊峰感慨:“前往深圳、香港出差是家常便饭。深中两地以后有了更便利的互动交流渠道,也将带动更多商贸合作和经济往来。”

  “我们到前海啦!”15时35分,乘坐深中跨市公交的博凯小学德育主任赖艳霞说,“通车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唱起了《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往深圳方向开的路上,很多车上都挂着国旗。深中通道通车,是一件让我们很自豪、很骄傲的事情。”

  深中通道通车当天,位于中山市博览中心的深圳机场中山航空港也正式启用。首趟深中跨市公交出发后,坐满乘客的机场专线巴士也从深圳机场中山航空港出发,经由深中通道开往深圳宝安机场。这意味着原先从中山到深圳机场两个小时的车程压缩至约50分钟。

  深中一日游

  “满打满算,从深圳上车,到中山翠亨东就20分钟。”6月30日15时20分,在深中通道西岸登陆点的翠亨东收费站,迎来首批从深圳过来的车辆。梁旭(化名)驾驶的粤B牌车辆就在其中。

  梁旭载着几位“老饕”朋友,计划今晚品尝脆肉鲩,“这里美食很多,以后20分钟就能跑一趟中山吃晚饭,当晚回深圳,真方便”。

  相关文旅产品也非常受欢迎。6月30日上午8时30分左右,15辆旅游大巴车从中山出发,经虎门大桥,前往深圳。车上“深中通道一天游”的宣传牌揭示了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赶上当日下午深中通道通车的“头啖汤”。

  6月30日一大早,中山市民杨湛辉就和家人赶到集合点,期待着今天的旅程。

  “深中通道这项‘超级工程’对于深中两地有很多利好。作为中山人,我希望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得知有这个旅行团,我立马给自己和家人、朋友报了名,希望第一时间来看看这项伟大工程。乘车从上面走过,真的很激动。”杨湛辉笑着说。

  这个旅行团是中山四季国际旅行社在两周前推出的深中一日游产品。旅行社总经理陈仲霖表示:“我们专门推出的深中通道主题产品,很受市民欢迎,今天有大概800人参加。”

  为迎接各地游客,6月30日上午,中山倡议全市企业家,零售、餐饮、住宿、旅游业从业者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消费场景,加大文体商旅等领域融合,举办富有烟火气、人情味、文化味的中山特色旅游活动,让游客在中山获得更好体验。(南方日报)

【编辑:曹子健】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