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政协委员葛大勇:引培重点项目 打造产业集聚区
如何进一步做强做大新型储能产业?东莞市政协委员葛大勇:
引培重点项目 打造产业集聚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骏
东莞在新型储能产业集群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如何进一步做强做大新型储能产业,打造名副其实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的东莞两会期间,东莞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副校长、市行政学院副院长葛大勇在《关于打造千亿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的建议》的提案中,建议东莞引培重点项目,结合赣锋锂电等龙头项目的落地,在水乡功能区打造大湾区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储能特色产业集聚区。
缺少龙头企业 未达聚集效应
在2023年省政府印发实施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中,东莞明确定位为珠江口东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集聚区、锂电隔膜生产制造基地以及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
目前,东莞以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共计143家,涉及锂电行业的相关企业有1500多家,涵盖上游设备材料生产、中游加工组装制造、下游应用等全链条的完备产业。2022年全市以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667.32亿元、同比增长11.3%。同时该市现有超过40个在建的储能相关产业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其中包括赣锋锂电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等龙头项目。
就打造千亿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该提案明确提出东莞目前暂无280Ah及以上的大电芯企业,虽有新能德、新能源大型锂电池龙头企业,但缺少具有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的大型终端系统集成龙头企业。同时产业布局规划不足、有效融资渠道受限,上下游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尚未实现产业链资源对接,没有达到集聚效应。应用场景亦有待拓展,目前全市用户侧储能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仅建成5个示范应用项目,装机规模6.6万千瓦,示范应用场景落地较少。此外部分工业厂房存在权属不清、规划用地不符以及工业园区能源管理模式不完备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推广。
择优布局一批新能源特色化产业园区
“东莞要精准引进培育重点项目。”葛大勇建议,要制定储能产业链企业重点招商目录,重点招引储能终端产品、大型电芯、能源电子、新材料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优质项目。建立重点目标企业投资动态监测机制,重点关注华为等大型龙头企业和新能源各细分行业领域排名前5名企业,主动对接新型储能产业链各环节领域的知名企业,针对目标企业需求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东莞要打造储能特色产业园。”他认为,可依托东莞新能源产业基地,结合赣锋锂电等龙头项目的落地,在水乡功能区重点发展储能领域终端产品,积极打造大湾区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储能特色产业集聚区。择优布局一批新能源特色化产业园区,加快整零协同发展、零部件产业补链强链,促进土地、节能、环保等资源集约化利用、高效化配置。
建议东莞组建储能产业联盟
在提案中,葛大勇还建议东莞组建储能产业联盟,搭建产业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产业链联动机制,实现储能企业良性竞争。加快制定该市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细则,试点推出新型储能项目容量电费减免政策。同时建立并动态更新储能产业建设项目与在谈项目清单,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全程跟踪服务好赣锋锂电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和建设。
在拓宽示范应用场景方面,葛大勇提出,支持新型储能领域龙头企业开展现代化产业园区自改,支持东莞的国企与华为数字能源、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合作,建设可共享光储一体设施,打造“智能光伏+新型储能”示范低碳园区。推动“两高”项目以及能耗大户建设屋顶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鼓励电网企业在关键节点合理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提升电力安全保障水平和系统综合效率。
此外,东莞还宜设立储能产业专项基金,试点推出开发性金融支持储能企业“白名单”制度,在利率、期限等贷款条件上给予优惠支持,重点支持新型储能企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抢占市场。针对新型储能行业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还应加强企业用工保障,支持东莞相关院校设置储能相关专业,加强校企之间的培训交流并加大培训补贴力度。
- 专题:2024年地方两会
大湾区精选:
- 2025年01月22日 22:10:48
- 2025年01月22日 19:04:52
- 2025年01月22日 13:21:55
- 2025年01月22日 13:16:40
- 2025年01月22日 10:29:44
- 2025年01月21日 13:52:15
- 2025年01月21日 11:48:44
- 2025年01月21日 09:45:00
- 2025年01月21日 09:44:46
- 2025年01月21日 09: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