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会客厅|郭俊峰:不遗余力把守国家南大门

分享到:

港澳会客厅|郭俊峰:不遗余力把守国家南大门

2023年11月29日 13: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视频:港澳会客厅|郭俊峰:不遗余力把守国家南大门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香港11月29日电 (记者 韩星童 范思忆 罗嗣昱 刘轩廷)履新不久的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郭俊峰对于日后工作有着非常明确清晰的方向,这是他过去逾30年在口岸、签证等一线岗位工作、参与反恐工作的所感所得。

  过去30年间,郭俊峰见证着内地经济的腾飞,见证着香港的社会变迁,以及两地更为紧密地联系、融合。在香港处于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他如何坚守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在特区政府大力推行“抢人才”政策下,入境处如何协助?疫情后世界人员流通恢复,入境处又如何利用科技提升工作效率?郭俊峰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郭俊峰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采访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网记者:您在入境处工作了34年,在口岸、签证等一线岗位工作时间加起来超过20年,可否请您举例谈谈,这些一线工作经验带给您什么样的启发?

  郭俊峰:我加入入境处34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前线工作,看着内地经济的急速发展。

  90年代初,内地的经济相对香港以及外地有一定程度的差距,2000年代随着内地经济起飞,人民生活富足,购买力亦大大提升。

  2000年代初,由于香港的经济十分疲弱,中央给予特区大力协助,推出个人游签注,放宽内地访客来港旅游,大大提振香港特区的旅游业、零售业、酒店业,令香港经济大幅回升。入境处亦于2003年推出了“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以及在2006年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大量吸纳资金和人才。

  随着国家经济日渐发展,两地人员往来更加密切,陆路口岸亦不断增加。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和莲塘/香园围口岸在近年陆续落成。今年年初,疫情结束,口岸运作恢复正常,出入境人流也有大幅增长。

  看着这30多年的变化,我好高兴看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感谢中央对香港的关爱。

  中新网记者:您刚刚履新之际透露过未来有四大工作方向,首先就是维护国家安全。您在这方面也经验丰富,曾从事反恐工作,是“跨部门反恐专责组”入境处代表,可否从这一经历入手具体谈谈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有哪些注意点,又从哪些方面着手加强?

  郭俊峰:打击恐怖主义是维护国家安全工作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支执法与服务并重的纪律部队,入境处一直不遗余力把守国家南大门,坚决担起全面落实香港国安法的责任。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郭俊峰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我们设有反恐及情报科,负责制订和检讨有关反恐的策略,以及透过不同渠道与本地、内地和海外执法机关交流反恐情报,对收集到的情报加以分析和作出调查,并就恐怖袭击的威胁评估和实际情况,在各管制站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截查和讯问可疑人士,拒绝危害社会治安的人士入境。

  另一方面,反恐及情报科同事也作为代表参与“跨部门反恐专责组”的工作。专责组由6个纪律部队组成,是现有的反恐架构上建立的跨部门反恐平台,全面提升特区政府的反恐能力。

  同时,入境处积极配合专责组推动反恐公众教育和宣传的工作,并参与由专责组举办的公众教育活动,教导市民如何辨识和举报涉及恐怖主义的可疑人士、物品及活动,以推动“全民反恐”。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郭俊峰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维护国家安全是入境处的光荣使命,任重而道远。自香港国安法实施,香港已迈入由治及兴的新时代,但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隐患仍然存在。我和一众入境处人员必定会继续保持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不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坚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以爱国爱港的心建设香港、服务市民、护我家园。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郭俊峰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中新网记者:随着两地“通关”、与世界的联通恢复,出入境人流量大幅提升,入境处如何应对猛增的客流量?未来又如何利用科技提升服务效率?

  郭俊峰:随着今年2月初香港和内地全面“通关”,香港的出入境人次正稳步上升,今年2月至10月期间有约1.6亿人次经各个管制站进出香港。在刚过去的重阳节假期,我们录得近295万总出入境人次,在10月22日单日更录得99.9万出入境人次,创“通关”以来单日新高。

  各管制站出入境人数逐步上升,入境处灵活调配人手,旅客过关的情况大致畅顺。

  另一方面,入境处一直善用创新科技以提升口岸的通关能力。我们在2021年12月推出“非触式e-道”服务,利用容貌识别技术让已登记的香港居民以加密二维码自助过关,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率和更卫生的出入境服务。在服务推出后,已经有超过3400万人次使用,约占同期出入境人次的40%。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郭俊峰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入境处会继续留意各管制站的出入境人流及车辆流量,考虑各管制站的实际情况、旅客及车辆跨境需求等因素,积极配合相关政策局及部门检视延长管制站开放时间的可行性,并与内地政府保持紧密联系,以确保各管制站出入境检查服务畅顺,便利两地互联互通。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郭俊峰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中新网记者:这么多年来口岸的配套设施等也发生了巨变,您还记得当初在口岸一线工作的场景吗?这么多年过去,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郭俊峰:我首次在口岸工作是在我接受入职训练时,1990年的农历新年,在罗湖口岸工作实习两星期。那时刚入职,感觉一切都好新鲜。当年罗湖口岸还是用传统柜位,我们入境处职员坐得高高的,不断为旅客“盖章”。农历新年是传统出入境高峰期,那时还未有自助通关的科技,当然是万人空巷,一般要等一两个小时才能过关。

  时至今日,各管制站共设有756条自助通关的e道,除了大大缩短旅客的过关时间,更减轻了入境处人员的工作压力。

  我2007年再次被调派到罗湖口岸工作,感觉变化很大。那时香港居民已可使用e道,排队轮候的情况已不常见。但是,随着个人游签注的推出,大量内地游客来港旅游,每逢周末上午,罗湖桥都会挤满内地访客,十分热闹。

  中新网记者:不久前,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深港共同打造“一区两园”。园区范围包括了福田和皇岗两个连接深港两地的陆路口岸。入境处正与内地研究简化通关手续,请问进展如何,目前拟定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具体如何操作?

  郭俊峰:我们正全力配合特区政府完善陆路口岸的基建设施,包括推展皇岗口岸的重建工作、规划重建沙头角口岸。入境处及相关政府部门与内地有关单位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讨论交流,研究如何在“一地两检”安排下引入“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查验模式,简化通关手续,便利深港两地人员往来及促进经济发展。

  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下,出入境双方的自助通道和柜台将在两地口岸边界线上并排建立,旅客只需排一次队、检查一次证件,就可以经过出入境双方的检查区域完成两地的出入境手续。这模式预计将在新皇岗口岸实施,并研究推展至其他重建口岸如沙头角口岸。入境处会全力配合保安局积极研究在未来新建设的口岸采用创新通关模式。

  为方便港深两地创科人员日常频繁的跨境流动,入境处会研究采用高科技以提供更有效率及高质素的出入境检查服务,例如人脸辨识技术,便利通关。当相关模式落实后,入境处会从硬件及软件方面优化现有的出入境检查系统,以便利旅客过关及提升通关效率。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郭俊峰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栏目专访。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中新网记者:近年来,特区政府推出多项计划吸引外地人才,入境处在协助特区政府引入人才政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迄今来港人才的情况如何?

  郭俊峰:特区政府于去年开始推出一系列“抢人才”措施,积极争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当中包括在去年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优化现有多项输入人才计划的申请或留港安排等。在上月底发表的施政报告中,特区政府继续推出多项“抢人才”“留人才”措施。

  我们看到各个计划的申请都大幅上升,截至今年10月,已有约7万名申请人透过各项人才签证计划抵港,超出每年最少输入3.5万名人才的目标。其中,“高才通”计划的反应尤为踊跃,截至今年10月,已有大约4.3万宗申请获批,当中获批的高薪申请人从事的行业范围相当多元化,包括资讯科技、金融服务业等,他们修读的学科亦非常广泛,有金融、会计、商业经济、资讯科技、国际贸易等。

  除了灵活调配人手及简化审核程序,以应付不断增加的申请,我们亦善用科技加强电子化服务,为申请人提供更便捷的申请渠道。我们会按需要调配资源及优化工作流程以处理申请个案,协助香港吸纳各方优秀人才,提升香港软实力,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踏实的支持。

  中新网记者:入境事务处青少年领袖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您认为这些年的训练成果如何?10年过去,国内外形势均发生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亦不同,训练是否有与时并进相应进行调整?

  郭俊峰:入境事务处青少年领袖团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踏入第10个年头,当中经历过不同的训练模式转变,由活动主导、个人参与,逐步发展成现时以学校为本,进行较长期及恒常的训练。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除了装备他们的个人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育(他们)忠诚爱国的价值观。随着领袖团训练模式的转变,以及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们提供比以往更系统化的训练,例如透过多元化纪律和领袖训练、基础国民教育及学习中式步操等,一方面提升队员对国家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从小培养队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守法的重要性,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正向思维,培养个人修养、领袖才能和服务社会的心,成为对社会有承担及贡献的新一代。

  过去10年的培育成果,大家有目共睹。近年有已经完成学业的领袖团队员通过公开招聘投身成为入境处人员,亦有部分队员投身其他政府或公营机构的工作岗位。相信无论他们在社会上担当什么工作岗位,都能继续发挥爱国爱港的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年轻一代树立榜样。

  此外,近年我们亦留意到不少香港青年人选择到内地城市升学发展,为了培育更多有承担、有理想、愿意为国家和香港未来而奋斗的青年人才,入境处于本月开展“入境事务处青年大使”计划,我亦于近期正式委任8位在内地生活或就业的年轻人成为入境处青年大使,期望此计划能够让青年大使更加了解有关特区政府的运作及入境处的业务范畴,拓阔视野,为香港增添爱国爱港的青年力量。(完)

【编辑:田博群】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