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律师参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见证国家经济和法制发展史
(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律师参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见证国家经济和法制发展史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电 题:香港律师参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见证国家经济和法制发展史
中新社记者 李晗雪
上世纪90年代初,内地企业开始赴港上市,香港律师邹兆麟是最早参与相关工作的律师之一。1997年6月底,正参与数个国企项目、在内地出差的他,为“要事”请假回港——和全家人一起观看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
如今香港已回归25年,这位资深律师作为英国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首席代表及管理合伙人,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分享多年来见证内地发展的经历和感受。
他担任律师其实有些偶然。邹兆麟儿时喜欢中国历史,尤其崇拜岳飞。高中毕业的暑假,他和两个同学坐了3天火车硬座,辗转深圳、广州,到首都北京看颐和园、故宫。大学选专业时,不同于当时更主流的金融、医科等选项,他选择就读历史系。毕业工作几年后,想要有些变化,才又回到学校重读法律,走上如今的职业生涯。
近30年前,内地企业利用香港资本市场融资的需求逐渐增多,为满足在港上市要求,企业需要律师提供相关法律服务。邹兆麟观察到这一趋势,并开始参与其中。
“当时在香港当律师,房地产板块最赚钱。有同学说‘你怎么变傻瓜了,每天往内地跑’。”邹兆麟笑着说,自己对祖国有情怀,希望帮内地企业“走出去”。“90年代内地生活环境没那么好,往返香港与内地工作还是蛮苦的,但也有乐趣。”
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1994年南京熊猫电子公司的上市。当时接触项目后,他感到内地企业对香港及国际资本市场的认识仍在“学习阶段”,对国际上的公司治理架构和概念还不太了解。“他们很努力地摸索和学习,咨询一些我认为理所当然的概念,这给项目执行过程增加不少额外工作量,但也使我获益不少。”
也是在此项目中,他第一次与内地律师会面。当时很多港人认为内地律师水平低、不懂英语。但接触后,邹兆麟发现,内地首批民营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水平已很高,英语沟通能力也强,尤其对内地企业发展史非常清楚。“那时我就发现,内地一些领域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外界想象那样。”
1997年,邹兆麟在内地出差期间请假回家,和全家人边吃晚饭边看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有点像过年,”“挺激动的。”他说,有种强烈的感触,“香港人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这种身份概念完全明确了。
“明确身份,才能明确人生发展方向,不然总是漂移无定。”邹兆麟表示,回归让更多人明白,香港是祖国的一部分,往后看事情、看人生都要放眼整个国家。
2008年,为方便工作,邹兆麟把家搬到北京。他说,也是想借此带小孩来内地、了解祖国文化。
上世纪90年代邹兆麟参与赴港上市的三家国有企业——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神华集团,至今他仍担任法律顾问,算来为这些企业服务已逾20年,“去开会都有‘回家’的感觉”。他也从中亲眼见证内地企业的成长,“它们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对自身要求越来越高”。
20多年工作经历,让邹兆麟对国家法律水平的迅速提升“看得非常清楚”。尤其企业法律方面,公司法从无到有;又如对小股东的保护,基本已达国际水平。他认为,国家有关法律体系经过几十年发展就取得很大进步,非常了不起。
“国家的发展,香港是最大受益者之一。”邹兆麟说,如无祖国的依靠,以香港的小体量,这些年如何延续发展,难以想象;而从个人角度讲,也是国家改革开放与香港回归,给了和他一样的香港专业人才发展机会。
他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融资市场,具备提供金融、财务、法律等专业服务的能力,为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便捷窗口和路径。过去25年,香港为内地企业“走出去”作出很大贡献。“这一点,往后仍会维持不变。”(完)
- 专题: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大湾区精选:
- 2025年01月22日 19:04:52
- 2025年01月22日 13:21:55
- 2025年01月22日 13:16:40
- 2025年01月22日 10:29:44
- 2025年01月21日 13:52:15
- 2025年01月21日 11:48:44
- 2025年01月21日 09:45:00
- 2025年01月21日 09:44:46
- 2025年01月21日 09:25:49
- 2025年01月20日 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