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何以散发中国古典气质?——专访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计师严迅奇
中新社香港6月17日电 题:现代建筑何以散发中国古典气质?——专访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计师严迅奇
中新社记者 曾平
外形似中国古代器物,外墙具节能现代功效,即将开幕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势将成为维港两岸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中,独树一帜的新地标。“见到就联想到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但其本身是座使用最先进科技的现代化建筑。”香港著名建筑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计者严迅奇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严迅奇希望这座崭新的博物馆是启发思索的。他形容博物馆本身不很像建筑物,仿如一件大型雕塑品,其颜色和肌理以及散发出来的那种平衡和气度,让人觉得与中国古典文化很有关联,但具体有何关联则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如方鼎、官帽抑或其他?严迅奇觉得答案并不重要,感受到其散发出的中国古代气质才是关键。
最初接到构思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工作,严迅奇感到很兴奋甚至难以相信。在香港的博物馆展示故宫文化,这是他从未想过之事,但深知对香港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早期的研究持续数月,囊括选址西九文化区的西边尽头建馆,探讨建筑物的朝向和入口等基本策略。
接着开始设计建筑单体。“这不是一座复古建筑。”严迅奇在心中为其如此定位,因为紫禁城在明代建造时就是当时的“现代”建筑,这个时代兴建的博物馆也需要是现代化的,要适合现今所在地的环境,且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让其融入整座城市。
然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紫禁城的气质和某些抽象元素是相同的。曾多次赴北京故宫汲取灵感的严迅奇总结道:那就是雍容的气质和精致的工艺。在其设计思路中,两者的空间布局也有相似之处。北京故宫的中轴线呈平面递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借鉴此概念,不过方位变为向上递进。
于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拥有三个中庭。“相同的地方在于,到时不看都知道如何走。”严迅奇赋予每个中庭具琉璃瓦轮廓和颜色的天花板,连续不断地引领参观者赴不同楼层探索博物馆,至最顶处,自然光渗透,天花板就变成如薄纱般的视觉效果。在他眼中,这是传统元素的灵活运用和变化,琉璃瓦变得与现代环境和使用者相适应。
中庭予人的感觉也是建筑师特意营造的。严迅奇让入口的第一个中庭有仪式感,最后一个遥望大屿山景观的中庭则有生态感。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的位置让其具备不同方位有不同景观的特性,设计师善加利用,让向南可见中环和向西可见日落的中庭,均可景框化呈现眼前景观。他从功能角度解释道:欣赏古物要聚精会神,而中庭往往便是最适合从展厅出来放松的地方。
严迅奇眼中的北京故宫是华丽自信但不张扬的,有时还会显得收敛。他观察到那群宫殿在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呈现出不同情调,并将这些气质反映在现代化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中。建筑外墙吸收不同季节、角度的阳光后呈现的视觉效果各异,时而柔和,时而略灰,时而出现少许闪光。“所有建筑物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效果,但专门的轮廓、肌理,以及朝向的布局令这个效果特别强。”
色彩方面,博物馆外墙以米金色为主,正门则采用朱红色,门上整齐排列着玻璃门钉,呼应北京故宫的金属门钉。“所有元素不会纯装饰化。”严迅奇阐述说:夜晚玻璃门钉会渗出馆内的灯光,寓意闭馆后博物馆仍继续有生命力。
他回忆首次眼见竣工后的博物馆时,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因为那是见证所有想法是否能如愿体现出来的时刻。“说是担忧其实都对。”他接着笑说。如今,严迅奇期望首批访客入馆后能够感受其中的别有洞天,从中收获惊喜。(完)
大湾区精选:
- 2024年11月16日 20:27:12
- 2024年11月16日 19:13:12
- 2024年11月16日 17:40:56
- 2024年11月16日 17:13:54
- 2024年11月16日 17:12:20
- 2024年11月16日 15:37:02
- 2024年11月16日 13:55:19
- 2024年11月16日 13:22:23
- 2024年11月16日 13:18:21
- 2024年11月16日 13: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