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逾28万人清明出行 错时错峰祭扫市民增多
记者昨天从民政部门了解到,清明小长假期间,我市各殡仪馆和公墓共接待清明祭扫市民285950多人次,车辆69370台次,与去年同期相比,祭扫市民减少近46万人次、车辆减少10万多台次。连续几周来,错时错峰祭扫市民增多,文明祭扫方式成为主流。
错时祭扫深入人心
3月23日至4月6日共15天为市殡葬管理部门确定的清明祭扫集中接待期。据统计,截至6日接待期结束,我市哈平路殡仪馆、向阳山殡仪馆、天河园殡仪馆和皇山公墓、金山公墓、平房和松北殡仪中心等7个主要祭扫接待地点,共接待祭扫市民约155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5%左右;车辆33万台次,增长近5万台次。
“今年清明祭扫集中接待期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30日、31日和4月1日至4日,错时错峰祭扫观念深入人心,整个接待期未发生大面积车辆拥堵和重大事故,祭扫人群秩序井然。”市殡葬事务管理所党委书记徐广梅介绍,去年,我市清明祭扫集中接待期为12天。相比之下,今年接待期延长3天,人流车流更为分散,使祭扫工作压力有所缓解。
祭祀之余借机团聚
今年清明期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冰城市民在清明节祭祀先人之余,也借此机会团聚。
4日,在皇山公墓壁葬长廊,市民黄先生与自家多位亲友齐聚于此,献上鲜花和祭品,缅怀他90多岁辞世的外婆。“平时大家工作压力大,也难得见面,等祭拜过外婆,我们大家要一起去踏青游玩。”黄先生说,通过清明祭扫,大家团聚在一起,更能加深亲情。
祭扫兴起“绿色”新风
今年清明节期间,“绿色低碳“的祭扫新风在冰城悄然兴起。海葬、“微”祭扫、植树等方式越来越被年轻人所接受。
记者在我市部分媒体网站开设的网上祭奠专栏看到,不少中小学生、年轻人及在外地工作不能回来扫墓的市民在网上填写了祭思卡,怀念逝去的亲人。
今年3月中旬,我市举行海葬活动的消息发布后,殡葬服务热线963913每天都响个不停,平均一天有五六十名市民咨询。到目前为止,今年第十、十一次海葬报名名额已满,并将创下我市2009年开始举行海葬以来参加人数新高。据市殡葬服务调度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因报名参加海葬的逝者家属增多,今年原定两次海葬后,又追加了一次。即便这样,现在仍有近50个家庭的上百名家属报名登记。
很多市民认为,清明节祭奠逝者、寄托哀思,最重要的是表达一份心意,无须花太多费用在各类祭品上。
6万民众祭奠英烈
“我们是专门带孩子来烈士陵园的,悼念英烈是对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方式。”市民张先生4月4日一大早带着7岁的女儿来到烈士陵园。
哈尔滨烈士陵园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年,来烈士陵园悼念先烈的团体和自发前来的市民越来越多。清明节前后,共接待前来祭奠的各界群众约6万人次。(记者 于勇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