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葛兆光:我们为什么需要更多的“镜子”去认识中国?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5日 2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古代中国曾被认为是一个封闭帝国,但历史上,无论是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还是因为战争、宗教、贸易的互动往来,古代中国的世界知识其实很丰富,难以简单地用“封闭”一词来形容。我们应如何评价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今天,中国和世界为什么仍需要彼此了解,才能共筑文明?

  近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葛兆光接受了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葛兆光表示,用“封闭”和“开放”两个词来看待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都太过简单。与古代中国丰富的世界地理知识相对应的,却是“天下中央”的传统观念曾顽强延绵数千年。因此,知识丰富并不意味着观念开放。

  【同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 葛兆光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自我认知实际上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国人自我认知自己,自我想象自己。第二个阶段是通过西方这个镜子来认识自己。到了第三个阶段,我们希望现在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说我们有更多的镜子来认识中国。

  【解说】葛兆光认为,亨廷顿所著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的“文明冲突”其实是不同文化的冲突。

  【同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 葛兆光

  我们一定要把文化跟文明要有所区分,文化上我们可以说我们文化好,有很多值得我们珍惜的地方。文明就是规则,你必须得尊重这套制度和规则,大家才能够平等交往。文明就是戴着镣铐跳舞,镣铐虽然你不愿意戴,但是它是使你互相不踩脚的一套东西。

  【解说】在葛兆光看来,一直到现代,即便全球化已经十分深入,在很多场合,东西方各自的“自我中心”世界观仍然在起作用。如何在全球多个文明并存的状态下,守护各自的独特文化,建立共同的普遍文明?葛兆光认为,东西方“自我中心”的世界观,都需进行革新。

  【同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 葛兆光

  事实上西方也不是一个(整体)。那么同样,东方也不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希望说在反过来理解中国的背景里面,加入周边的各种角度,比如日本的角度,越南的角度,印度的角度、蒙古(国)的角度,是不是能够让我们看我们中国更加清楚一点。

  【解说】“我们要借助更多的‘镜子’来认识中国”,这是葛兆光近些年来反复提及的一句话。在葛兆光看来,尽管全球化的进程依然在推进,但把中国放到全球的视野中,用不同国家的史料反观中国,不断打破中国人过去的许多有关中国的成见和定见,如今依然极为必要。

  【同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 葛兆光

  事实上我们对于周边国家的资料、眼光以及他们的观念了解的还不够,我们其实应该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而且不仅是了解自己,而且也是通过别人的眼光来重新认知一个可能我们过去没有看到的自己。

  徐明睿 陈聪瑶 樊中华上海报道

责任编辑:【卢岩】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